前天下午,记者刚走到中队营院门口,铿锵的锣鼓声和颇具江南特色的音乐就传进了耳中。操场上,只见官兵们一身短打装扮,他们或手举厚重的球状花灯滚、窜、转、旋、腾;或将灯用线系于腰间,灯在人的左右滚动,人随灯上下翻滚;或时而鱼跃、跨越,时而倒立、跃立球上踏球而行,让人倍感警营男子汉威武洒脱、豪迈奔放的阳刚之美。
“艳说年丰五谷登,龙蟋九节彩云蒸;瞥如声涌惊涛沸,火树千条抢滚灯。”这首《沪城岁时行歌》中记载的描写民间“滚灯”艺术的诗句,一直被武警奉贤中队官兵传唱。在现场,记者看到一名花甲老者正在悉心指导,他叫王正荣,师从“滚灯”艺术文化传人吴伯明。他介绍说,奉贤在历史上水患频繁,民间的舞灯者带上二郎神面具,舞滚灯以求降伏水魔。为抵御水患,海防驻军用方石料筑堤防灾,舞滚灯成为当时部队日常训练的必修课。如今,滚灯已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华一绝”。
士官张豫芳说,一个中型灯有20公斤重,舞时动作多变,难度很高,体力消耗极大。目前,这个中队的每一名官兵都是滚灯的好手。战士们舞滚灯既能提高技艺,又可增强自身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