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先生说,去年10月他和朋友想报名学车。通过百度搜索,他们相中了一家名为晟豪的驾校,并登录了该驾校的“官方网站”。网页上图文并茂的介绍和课程说明让他们颇为心动,于是循着网站上提供的电话,他们联系上了一名自称是驾校负责人的程姓男子,并报了名。
没过几天,这名程姓负责人就带着沈先生和他的朋友去参加学车前的体检,并让他们到晟豪驾校的基地办理相关手续。当沈先生来到位于龙华西路的驾校基地时,宽阔的场地和一排排教练车都让他感觉很是“靠谱”。在二车队的一间办公室里,沈先生一次性缴付了5000多元培训费,并在培训合同上签了字。沈先生说,虽然合同上没有驾校盖章,但他拿到的机动车驾驶培训记录上盖有晟豪驾校的公章,便没起疑心。交完钱后,程姓男子给了他一张盖有驾校财务章的收据,并称只要排上队考了交规,就会立刻给他正式发票。
学车数月才知没有登记
交完钱后没多久,沈先生果然接到电话,通知他到龙华西路的基地去学车。之后,他和朋友陆陆续续跟着几个师傅学了几次车,满心以为不久便能拿到驾驶证。
然而两个月过去了,说好的交规考试却迟迟不来,这让沈先生逐渐感到不安,他一遍遍催促程先生,但对方每次都以“报名人多,要慢慢排队”来搪塞。到了今年2月,程先生的电话越来越难打通,沈先生感到不对劲,一气之下冲到驾校的办事大厅里讨要说法。
“学了几个月车,却突然发现自己根本不是驾校的学员!”昨天,读者沈先生致电本报热线反映一桩糟心事,他报名学车,却遭遇“李鬼”网站忽悠,交钱后发现自己根本没在驾校登记,如今收钱者卷款消失,他和另外近200名学员的学费都打了水漂。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驾校方面查询后竟说没有他的信息,并告诉沈先生,那名程姓男子根本不是他们的员工,建议他报警。“我已在这里学了好几个月车,现在居然说没有我这个人?”这样的结果让沈先生十分崩溃。
程姓男子消失后,越来越多的学员意识到自己上了当,与沈先生有类似遭遇的学员竟有200人之多,其中最早的去年2月就交了费,已经苦等了一整年,学费和时间都打了水漂。
驾校称已解除合作关系
为此,记者昨天致电晟豪驾校,对方称他们已获悉此事并报警。“这个程先生曾经是我们的合作经营者,但去年就已经和我们解除关系了。”工作人员称,驾校对于程姓男子私自招生的行为事先毫不知情,而培训记录和收据上的章也是他私刻的。
工作人员还说,晟豪驾校没有任何官方网站,只有电话唯一一个报名途径。而且按照规定,所有学员必须到驾校的办事大厅办手续。
“既然不是驾校的员工,为什么会在你们的办公室里缴费?”“如果不是驾校的学员,怎么会在培训场地上学了这么久?”面对记者的疑问,工作人员支支吾吾难以回答,表示具体问题要问一名姓钱的经理。然而记者昨天多次尝试拨打这名经理的手机,却始终无法接通。
律师表示,虽然事件详情还有待调查,但驾校对培训场地和合作经营者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而消费者自身也应提高警惕,通过正规可靠的渠道报名学车。
本报记者 曹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