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家里来了远方亲人,暌别多年,又是近亲,第一餐自然全家人陪了上馆子——一家知名的老字号。大堂内宫灯垂挂,食客满座,彼落此起的“请”、“干杯”交织成一曲新年吉祥的和声。
我们落座,服务员递上菜单,女儿才点了几样,亲戚一把抢过说:“别点太多,都是自家人,咱们不做‘舌尖上的败家子’!”说得大家笑了起来。
席间,宾主的话题转到了新春佳节的吃喝上,亲戚说:他们那里也在狠刹“舌尖上的浪费”之风,一改往年胡吃海喝的奢侈,在职干部单位大都不请年夜饭,退休人员也改在食堂吃,节省的这笔耗费,可用在民生实事上,老百姓举双手赞成。我说我们这里也一样,“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央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真是兴邦建国的及时雨啊!
我们这桌新年饭,没有“口是而心非”,宾主六人,“瘦了身”的四菜一汤,除了吃剩点汤水,可以说做到了“光盘”。大家满心欢喜地起身离店。
“慢!”妻忽然一把拉住我,指着餐桌说:“盆子里还有吃剩的面条!”原来,大家光是留意了菜,忽略了盆里还剩下的一小半面条。
“服务员,请拿一只打包盒。”
但拿来的打包盒,不是一只,竟是一大摞,而且由餐馆经理亲自送来。
“各位老顾客,新年好!”经理向满堂顾客微笑着说道。“国家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餐饮业积极响应,感谢顾客们用实际行动‘光盘’。我特别要感谢这位顾客,她把唯一吃剩的小半盆面条也打包带回家。我们店为有这样好的顾客感到骄傲与荣幸!女士,请接受我们全店员工的崇高敬意!”说罢,经理偕员工们一起向妻恭敬地鞠躬。
停下杯筷凝神倾听的满堂顾客,顿时鼓响了热烈的掌声。经理手中的打包盒,也一下被他们要了个精光。我们旁边桌上一位正要离去的女士,重新回身把吃剩的几只煎馄饨打了包。
啊,一幕感人的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