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国一名8岁男童布莱克·德里杰斯在湖中游泳,因感染一种阿米巴原虫,引起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而丧命。本病最早于1965年在澳大利亚首次报告,迄今全球已报告二百多例。
阿米巴除在污水、泥土存活,在空气中也可能存在。曾在正常人或病人的鼻咽部分离到阿米巴滋养体。对本病的诊断依据为:
1.患者来自疫区,近期(3~6天前)常有到淡水湖、池塘或游泳池中游泳,有潜水史。这是因为可能吸入水中的阿米巴而得病,偶尔也可因吸入带包囊的尘土而发病。
2.临床特点:本病发病急骤,发病多在夏季。患者大多为儿童和青少年。早期可有咽痛、头痛、高热,体温39~40℃,继之头痛加重,呕吐、颈强直。嗅叶受累时可出现嗅觉、视觉障碍,常在4~7天内昏迷而死亡。
3.实验室检查:阿米巴原虫常经脑的脚间池和小脑扩散,进入脑脊液,引起脑脊液混浊,从中检测出或培养出活的阿米巴原虫,即可确诊。
本病易被误诊为急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后者系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脑脊液常呈脓性,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多。而本病患者的脑脊液则常为脓血性,除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外,单核细胞也明显增多,蛋白量增多;离心后常可在其沉渣中找到阿米巴原虫。
有时阿米巴病有多种肠外并发症同时存在,全身情况重笃,尤其婴儿发育不全、抵抗力较低,肠内阿米巴原发病灶广泛而严重,原虫大量进入血液致病。如:曾报道一例37天男婴患多发性阿米巴肺脓肿,多发性大小脑脓肿。有鉴于本病预后凶险,对阿米巴病重在预防。
首先注意饮水卫生,避免水源被阿米巴污染:不随地便溺,不随便倒马桶水。在水井、池塘及河流附近,禁止设立厕所。不食已切开的瓜果和冷拌蔬菜;熟食品、糖果、糕点等应加罩或瓶藏;不直接用手接触食物;定期检查饮食行业工作人员是否携带阿米巴包囊;食前便后应洗手、勤剪指甲。搞好环境卫生。避免在不流动的湖塘水或温热水中游泳,尽量不要在上述地方潜水或跳水,避免疫水溅入鼻腔内。近来认为,对游泳池和旋转池等水体使用氯气消毒是有效的。据澳大利亚保健部门建议,在游泳池内使用氯气的参考标准量如下:水温低于26℃时,氯气浓度为1毫克/升;高于26℃时,至少2毫克/升;高于28℃时,应达到3毫克/升,以杀死阿米巴。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