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城市雾霾天数超200天
“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消耗了全国42%的煤炭、52%的汽柴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均占全国三成,单位平方公里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区的5倍以上。”吴晓青说,监测显示,这些地区每年出现霾的天数在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
他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山东城市群开展煤炭总量控制试点,并督促各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步伐。“从今年开始环保部将对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业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污染治理史上最严厉的一项措施。环保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确定煤炭消费总量的中长期控制目标,严格控制区域煤炭总量消费。”他说。
同时,在这些地区进一步深化机动车污染治理。目前已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提前实施国四标准,北京提前实施国五标准,鼓励广州、上海等城市提前实施更高的国家排放标准。
另外,在这些地区加强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尽快建立统一的联防联控机制、执法监管机制、环评会商机制、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和预警应急机制,统筹协调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快速工业化致雾霾频现
吴晓青分析了去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反复出现雾霾的原因。“表面看有不利气候条件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环境问题的集中显现。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污染排放量大幅增加,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他说。
他表示,如果不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尽快调整产业结构,不尽快改变我们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将非常困难。
今年建成国家空气检测网
“到今年年底,我国将建成覆盖190个城市近950个监测点位的国家空气监测网,并实时发布监测数据。这将为地方各级政府下决心治理大气污染提供有效监督手段。今年环保部还将督促国控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信息向全社会公开。”吴晓青说。
吴晓青表示,到2015年重点区域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将比2010年分别下降10%、10%、7%和5%。其中,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PM2.5将纳入考核目标,三个区域的PM2.5浓度要下降6%。
为了早日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快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以控制PM2.5为重点,加大污染治理和减排力度,力争在较短时间内缓解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另一方面,呼吁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能源消耗。比如少开车,尽量采用公共交通出行。
让更多河流湖泊尽早适合游泳
吴晓青说,我们注意到日前习总书记曾风趣地讲,网民检验水质的标准是市长敢不敢下湖游泳。总书记的讲话既反映了党中央对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也反映了全社会对改善水环境的热切期待,还反映了地方党委、政府尤其是一把手对水环境保护肩负的重大责任。目前确实还有一些河流、湖泊不适合游泳,部分地方水环境治理成效也不明显。
这既有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素,也有当地政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影响。下一步环境保护部门将依法履行好职责,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同时将督促指导和支持各地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改善水环境质量,让更多的河流、湖泊尽早适合游泳。
特派记者 姚丽萍 邵宁 马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