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4日,我和几位支委组织了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华西村,作为党支部组织的一次重要学习活动。当天是星期五,我们经过上级领导批准,在各自做好自己工作的前提下比平时提早一小时下班乘了大客车出发到华西村。到达预定的住宿地已是晚上7点了。记得那时的客房条件很一般,基本是四人一间房,而且是公共卫生。但因为是党员活动,因此不仅没有丝毫怨言,而且在晚上8时的晚餐上,大家都非常开心,充满了活力,特别是当导游告诉我们,第二天上午8点在华西村的大会议室里,将由老书记吴仁宝亲自给我们演讲,介绍华西村概况、发展历史和华西农民的致富道路时,让在场同志兴奋不已。
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因此都坐在了大会议室的前几排。8点一到,吴仁宝准时赶到主席台落坐后就开始了他的演讲。起先大家不明白为什么老书记边上坐着一个女青年,以为是他的女儿来照顾他的身体。等老书记开口后,才知道女青年是老书记的方言翻译,因为他每讲一句话后,即由这位女青年用标准的普通话再复述一遍!因为历史上上海属于吴地,上海话也是吴语的一种,因此老书记的吴语方言我们还听得懂一些,再加上那位翻译,就完全弥补了他方言重和语速快带来听不清的问题。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吴书记几个精彩的语段如“既和上级保持一致,也和群众保持一致”;“大材小用基本无用,小材大用基本有用”;“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再大的困难难不倒,再多的表扬夸不倒,再强的威吓吓不倒”;“提倡‘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从事个体,但不允许干部搞‘一家两制’”等。当吴仁宝向会场宣布当年华西村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24亿元时,我简直目瞪口呆,因为当时我所在的有40年历史的大型国企一年的产值也仅为2.4亿元,从数字上讲,一个小村庄是我们单位的十倍!当吴仁宝精彩的演讲一结束,我立即跳上主席台,请他为我刚才作记录的本子空白处签上了他的大名和日期。
不幸的是吴仁宝于3月18日逝世了,我翻出了珍藏多年的他这个签名。在重温那些经典格言的同时,也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