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长者聊天
曹可凡
  曹可凡

  在所有与我聊过天的老人中,周有光先生大概是最年长的。我们见面时,他已经104岁高龄了。那日,当我登上朝阳门内后拐棒胡同一幢灰色建筑三层的一个单元时,这位被连襟沈从文称为“周百科”的汉语拼音之父,正在一架灵巧的电子打字机前伏案写作。很难想象,百岁高龄的他每月仍坚持给《群言》杂志写一篇数千字的杂文。看我走近,老先生赶紧将助听器塞入耳朵,“不戴这个武器,我们就要鸡同鸭讲了!”说完,嘿嘿地笑了起来,声音依然脆亮。听说我父亲也毕业于圣约翰大学,主修经济学,周老的谈兴一下子高了许多,“正是在圣约翰学习期间,发现英文打字很方便,而我们的方块字则困难重重,这才萌生将汉语拼音化的想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一辈子幸福。如同沈从文张兆和一般,周有光与张允和也是一对神仙眷侣。他们的婚姻于平淡中见深情”。乐观和宽容的心态也使得周老在遭受磨难时依然笑声朗朗。在宁夏五七干校期间,很多人心情沉重,但老人仍能从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有年夏天在田头劳作,忽然头顶飞过数万只大雁,只闻领头雁‘鸣’地一声怪叫,所有大雁一起拉大便,大家满脸满身都是粪便,真是狼狈不堪。别人都怨声载道,我却乐在其中。”结果,干校那几年强体力劳动非但没有摧毁他的身体,反而奇迹般地治愈了他失眠症这一痼疾,健康状况渐入佳境。他97岁那年去医院体检,医生以为搞错了,随手将“97”改成“79”,弄得他哭笑不得。说起长寿秘诀,周老归结为一句话:“不生气。”他借用尼采的一句话:“所谓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京城文化圈里,谱写“白头偕老之歌”的还有苗子郁风夫妇。黄永玉先生说:“苗子和郁风兄嫂这么一对文雅、旷达的夫妇,能想象他们是从血海和无尽的灾难中活过来的人吗?对于悲苦、负义、屈辱……他们只是付之一笑。那么洒脱,那么视之等闲——走入死亡深渊而复从死亡深渊爬出,有如作一次风景绮丽的轻快旅游而神采淡远,真不可思议。”苗子和郁风“文革”中受江青迫害,被关进秦城监狱。但是晚年忆及这段痛苦经历时,郁风先生却很淡然:“评价人要一分为二,即便对江青那样坏事做绝的人,也要客观判断。”所以,苗子先生用手指着她:“你看这个人,人家把她折磨得那么苦,她心里仍然没有仇恨与怨愤。”郁风老师晚年相继患乳房癌和子宫癌,但她很乐观,还在电话里与黄永玉打趣道:“永玉啊,我现在身上属于女人的东西都没有了。”黄永玉也被逗乐了:“这是很好的杂文题目啊,你来写,我配画。”而苗子七十岁后竟连续三次写遗嘱,交待身后之事。他坚决反对开追悼会,主张若干“生前好友”趁活着的时候带挽联或漫画,互相欣赏。至于骨灰,他说:“可把骨灰搓在面粉里头包饺子,每人吃几个留作纪念,这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可将骨灰冲至抽水马桶,至爱亲朋在一旁肃立默哀;也可喂猪,猪吃肥壮了再喂人,往复循环。”在嬉笑调侃中,能体悟这对老顽童的豁达心境。

  同样,星云大师也是一位参透人生的通达智者,在佛光山“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和大师清茶一杯,相对而坐,聆听智者声音。我向老人家请教如何区分益友和损友,他几乎不加思索地答道:“有人把你当作花,你漂亮,他就把你戴在头上;你凋谢了,他就把你踩在脚下;有的朋友如秤杆,你重了,他就低头,你轻了,他就昂首;但也有的朋友像大地,他铺垫你,有的朋友像山,群鸟野兽集中于此。朋友好好坏坏均属常理,君子之交淡如水嘛!”关于生死,大师做了形象比喻:“过去有人看到人家老年得子便泪眼婆娑,哀叹他家又多了一个死人。”因此,耄耋之年的星云大师素来以积极的姿态看待生命:“生命的责任与理念要在有生之年完成,免得将懊悔带入死亡过程。世界是变化的,人生要正直、静朴,要经得起诱惑,要做到对金钱不能买动,见美色不能魅惑,给伟力不能压迫,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生命才能变得永恒。”每当遇到挫折与困惑时,常常会想起星云大师那番至理名言。

  如今,不知不觉已到了天命之年,便会想起胡适先生的诗句“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活了半辈子,书实在读得太少,纯属不学无术之徒。倘若说,尚有几分人生历练,还有点“拼命向前”的本钱,则完全得益于那些长者的谆谆教诲。我将此概括为“薄积厚发”。黄永玉同意这个说法,称这叫“先射箭后画靶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目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军界瞭望周刊
   第A11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A1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A1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连载
   第A17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8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9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0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1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2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3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4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与长者聊天
龙盘童念
荷兰风车
给自己加薪的人
西湖行
拾荒者
家兰芬芳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与长者聊天 2013-04-04 2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