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拾荒者
田闻一
  田闻一

  居住有年的大院门前,有个年轻拾荒者,个子不高,显得瘦弱,整天忙着。虽然天天见面,但我和所有人一样,从来没有拿正眼挂过他。找他时,只能随众叫一声“琪娃”!他大都是随叫随到,从不耍秤,童叟无欺。

  真正认识他,是这次搬家。

  搬家是个浩大的工程。我决定忍痛放弃所有的大件,把它们统统给租房人。但清理剩下的小件时还是让我大吃一惊。穷家三担。我知道东西用纸箱包装最好,就去找琪娃。

  其时年关将近。他给我保证,负责在春节初六将我需要的纸箱保质保量送来,而且不多收一分钱,即以卖给废品收购站的每斤三毛六分给我。

  可是那天他没有来。我想,琪娃回到川北农村老家过年,哪里还想得起他的承诺,哪里还有时间观念?第二天一早门铃响,开门一看,琪娃站在门前。他神情有点赧然地对我解释,本来是昨天该给我送来的,因家里临时有点急事,迟了一天,

  我说不误事。他送来的纸箱还不足两碗面钱。我着意加价,他执意不从,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不能趁机敲你的竹杠!”让我对他刮目相看。琪娃肯定是读过些书的,最少初中毕业。不过,我没有问,怕惹出他因家贫不得不中途辍学之类伤心事。

  他又帮我打包。别看他个子矮小,但很有力气,动作麻利。我起码忙三四天还不一定干得好的活,他如庖丁解牛,半天就做完了。打好包的纸箱分门别类立在那里。我心下感激,坚持付他劳务费,他仍然坚持不肯收,理由是:一、他误了我一天,让我担了一天心;二、多年来,我对他多有照顾,送了他不少东西。这话让我脸红,我送他的哪有什么正经东西!

  家搬得很成功,没有一样损毁,连针也没有掉一根。

  新家表面上是个高档社区。然而,却连基本服务功能都不具备。我连杂志都不敢订,因为穿着整齐漂亮制服的管理员,坐在柜台后,整天对着电脑不知在看什么,却不肯为住户签字……

  两相对照,让我格外念起琪娃的好。

  我知道,这辈子我与他,很可能不会相见了。成都很大,纵然是同一条小街上住的朋友、熟人,如果不是相约,半年一载难遇一次。即使是对门的邻居,也可能是老死不相往来。现在的人情淡漠得很。

  前日,我回城里那头的老家去了一次。出大门见到琪娃。他蹲在地上正在捆纸箱。我感激地对他说,琪娃,你这次帮了我的大忙,谢谢你!

  他却不以为然地笑笑,没有说话。也许,他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只记得别人对他好,把自己看得渺小——这正是一种崇高。

  这个走进城市多年未经污染的青年,如同一个暗中闪光的璞玉。这样的人已经很难找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目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军界瞭望周刊
   第A11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A1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A1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连载
   第A17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8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9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0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1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2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3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4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与长者聊天
龙盘童念
荷兰风车
给自己加薪的人
西湖行
拾荒者
家兰芬芳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拾荒者 2013-04-04 2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