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引来孩子捕捞
昨天下午3时,记者来到位于四川北路虬江路附近的四川北路公园,清澈的人工景观湖里,不时可以看到蝌蚪游动。湖边的亲水平台上,果然有不少孩子拿着塑料袋、小网兜和矿泉水瓶在水里捕捞蝌蚪,原本平静的水面不时浪花四溅。
一个家长带着约3岁的孩子在捞蝌蚪,动作看上去很娴熟,每隔十几秒钟就能捞起一条,转眼身旁的塑料盆里便装了几十条蝌蚪。还有一名10岁模样的小男孩,往湖中央丢了一块石头,一大团蝌蚪散开后,男孩赶紧蹲下身子,将随身携带的小网兜伸入水中,很快就捞起了一大把。
记者发现,在亲水平台上捞蝌蚪的大多是孩子,他们的“装备”十分齐全。同时,不断有孩子加入到捕捞的队伍中来,更有人干脆拿着脸盆连水带蝌蚪舀起直接带走。
湖水最深处约3米
一些陪同的家长,三三两两地聊着天;更有胆大的家长,直接站在被水沾湿的平台边缘,探着身子捞蝌蚪。面对记者的询问,一名家长居然表示“没危险”,自己不可能让小孩单独来,所以不会有什么伤害,但他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已经为孩子做出了危险的示范。
随着人流量的增多,原本就不大的亲水平台被挤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可站立的地方。记者粗略观察了一下,整片人工景观湖面积约200平方米,湖水最深处约3米,岸边虽有台阶,但湖中的多道平台已和水面齐平。此外,湖底还有铁丝网,万一有孩子落水,脚卡住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采访中,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前几天没下雨时,每天一到放学时间就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捞蝌蚪,有些孩子还戴着绿领巾。有一次,一个男孩脚底没踩稳,差点摔进水里,幸亏有个大人站在旁边,一把将孩子拉住,这才避免了意外发生。
市民呼吁文明游园
记者看到,在亲水平台旁边,两块警示牌上用红色字体写着“文明游园,请勿嬉水”,虽然管理方在湖边放置了一圈护栏,但这些护栏根本不管用,不论大人孩子,弯腰一钻就过来了。
公园工作人员透露,三四月份,野生青蛙繁殖的卵孵化成蝌蚪,这段时间就会有很多人过来捕捞。园方也曾对家长们进行劝说,但根本没用。一些散步的市民表示,孩子们喜欢捞蝌蚪是出于好奇,但这样大批量捕捞会破坏生物链和公园的生态环境,而且这些孩子捞蝌蚪回去就是图个新鲜,带回家后没几天蝌蚪就死了,实在可惜。家长们应该培养孩子爱护动物、爱护生态的好习惯,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同时遵守游园守则。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