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目前仍是我们生活的第一杀手,尤其在冬春等季节交换之际的发病率较高。此时气温变化大,尤其是今年的气温就像坐上了“过山车”,这进一步加剧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那么在这个时候,如何预防心血管病呢?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
一、注意防寒:到了冬春交替之际,气温变化大、平均气温低,会使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心脏的负荷加大,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痉挛,使得原本因粥样硬化而狭窄的血管更加狭窄,甚至闭塞,从而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冬季不仅是冠心病的高发期,也是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要做好防寒保暖,恶劣天气尤其是雾霾天要尽量减少外出。在气温稍有回暖之时,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保暖,不要急于减少衣物。另外在换衣、洗澡时应注意避免室内的温度过低;衣服鞋帽等要求柔软而保暖。晨练不要太早,如果天气预报有雾霾等不利天气时就停止外出锻炼。
二、注意防感冒:很多朋友在这个季节很容易惹上感冒,而感冒往往是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患者的抵抗力较低,导致炎症活跃,容易引发冠心病,甚至心衰。也就是说,感冒是心脏病患者的大敌,特别是对于本身就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感冒更会严重影响其心肺功能,加重心衰。可使原有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病情加重,影响肺部通气功能,从而使心肌相对缺血缺氧,进而诱发或加重心功能的恶化。
另外,感冒是心梗急性发作的诱因,因为感染的炎症浸润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脆,气温骤然变化时血管收缩,可诱发斑块破裂,血液黏稠度增加又可促使局部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肌缺血等意外发生。患有心脏病的老年患者,应注意日常起居,防止感冒成为心脏病发作的诱因。冠心病患者平时可以进行一些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活动,天气好的时候适当进行一些室外活动。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这样不仅有利于预防感冒,而且对冠心病的康复十分有利。
三、注意防劳累:冬春之际都是忙碌的时候,加上生活不规律,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年后的新工作、新学习,以及节后对工作的不适应都会使很多人感到比平时还要累,而过度劳累和超量运动,会使心功能负担加重,使得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血管疾病。
四、注意防激动:人在大怒或大喜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缩,心跳加速,血压上升,造成心脏负荷加重、成为冠状动脉痉挛的主要原因。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抱有平和的心态,凡事看淡一点,避免过分激动,少参与竞技性强的娱乐活动。
心血管疾病并不可怕,只要平时注重生活的细节,遵照医嘱治疗,我们个个都能健康七八九,百岁不是梦。(作者为普陀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