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着这尊地震废墟上高举担架的雕塑(见右上图),心中总是充满温暖。地震固然可怕,但因为人的勇敢、顽强和相互支撑,我们的心不孤单,所以雕塑家让这个场面成为了生活中的一盏灯,一盏点亮未来的灯。
今天,艺术消费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烈,即便是灾难,也常常沦为消费品,难逃被娱乐的命运。八年抗战,大家都知道那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劫难,可是近年的雷人“抗战剧”,频频出现空手白刃穿梭枪林弹雨,双手一使劲就把鬼子活活撕成两半,抡起菜刀就能砍瓜切菜般把荷枪实弹的日本兵统统砍翻的荒唐情节;甚至还有台词“同志们,八年抗战从今天起正式开始了!”不知他怎能如此“诸葛亮”?!这些抗日神剧,大有娱乐埋葬历史的架势。
然而灾难是不允许拿来消费的。灾难主题的艺术有其严肃性,作品中贯穿的应是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被赋予的应是人性的美与善、人生的终极关怀,这就意味着这类艺术探究的是人类的情感、体验,人生感喟、生命的情怀,思考的是人与环境、自然的关系,开掘的是人类存在的理想境界,所以灾难艺术不娱乐,而是标标准准的宏大严肃主题艺术。
庞贝文明的消失给世界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富,然而意大利却保护着它的原始和破损,让人在欣赏古城艺术的同时,接受灾难和毁灭最真实的恐怖面目。与其过多地人为修饰,不如这最原真的模样,既庄严又可敬。
宏大严肃的主题艺术需要的是艺术家们怀着虔诚的心去酝酿情绪、塑造场面、叙述故事、勾画细节,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民族,展露的是国家和人民对灾难的态度、意志、心态和情绪。正因为如此,灾难艺术是艺术之林中的“正剧”,必须“赋到沧桑”,不容八卦和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