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句话,我不禁拍案,把刚沏的“大禹岭”都震洒了,好标题呀:“‘道德血液’是‘解毒的茶’”!
文章从毒食品对消费者健康的直接危害,讲到对经济和民生的冲击,讲到对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的影响,讲到由此带来的人心危机,归结到“要消除公众‘无处下箸’的焦虑,‘道德血液’才是‘解毒的茶’”。
●是,绝妙的譬喻,够深刻。
如今接二连三的毒,靠几粒解毒丸恐怕是难解的了,只有靠“道德血液”。赶紧从“传统血库”里提出“道德血液”来吊而输之?
你这样想吗?你练脑筋急转弯颇见成效嘛。不过,依我看,还需从着手。要从大学追查到中学,再追查到小学,彻查我们道德教育的现状。
教育德为先,倒要看看,有几所学校几个教师是真把道德教育置于首位的?君不见,正是应试教育重创了学生“道德血液”的造血功能。毒食品也罢,校园毒案也罢,都是造血功能损毁的必然毒果。
造血功能倘不能重建,千奇百怪的毒,必将绵绵瓜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