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转球
颜志忠
  

  颜志忠   

  那年迁新居,我首先看中的是客厅:方正、明亮。装修时不做地板铺地砖,不买餐桌,购了一只“红双喜”牌小乒乓球台,亲眷朋友都说看不懂。

  球台大小是正规球台的四分之一,置放在厅当中,是多功能的。女儿温课做作业,我读书写文章,一人一半,好比两只写字台;妻子把它当工作台,在上面裁衣服;摊上台布一家人用餐,宽宽舒舒。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打球。饭前茶后撑起网“乒乒乓乓”打起来,天天开家庭运动会。妻子直握球拍,我和女儿是两块横板,为了摆“大王”,大家使出浑身解数,每分必争,常杀得难分难解。打球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快乐。

  女儿高考,三天考试结束,男女同学一大帮来我家放松神经。他们不看电视不玩电脑,惟独钟情厅里的小球台。我也聊发少年狂,握起球拍与孩子们过招。虽说他们都是校队级,无奈球台比例缩小,一时不适应,被我正转反转弄得不知所措,一个个输得口服心不服。见如此闹猛,有邻居们在窗外观战,屋里屋外笑声一片。

  天天打球,还打出花头经来。女儿提出左手握拍,因她在学校与同学玩过。日常生活咱都习惯用右手,换用左手,很别扭。妻子刚开始时反对这种打法,原因是她的左手腕经常酸痛,发作厉害时饭碗也端不起,平时不管做事不做事都戴了个护腕,自嘲是“冒充运动员”。没想到左手握拍打了一些日子,竟发现手腕的不适消除了。她开心啊,说:“膏药贴不好,药水涂不好,打球打好了!”

  又行出“金鸡独立”打法,只是这只“鸡”可以单腿跳动。单腿站立往往输在脚上,一只脚踏地,既要保持身体平衡,又要跳来跳去接球,运动强度不小。

  后来又行出“单人双打”,就是双手各握一块球拍交替接球。这项新技术一时也真不好掌握。首先是发球,两手都握着球拍,需用球拍夹住球,抛起后把球开出去。再是击一次球换一个手,球速一快,脑子里来不及指挥,忙中出错,右手常常会连击。这种新式打法新奇好玩,增添乐趣,更是一种新的健身法。左手和右手不断地交替运动,能协调左脑和右脑的信息沟通能力,也有利于开发右脑功能。

  家庭乒乓赛丰富了我家的业余生活,也使我在运动中健体强身。10多年前我患重病动了手术,之后,不打补针打乒乓,不吃中药“吃转球”,免疫力增强,精神焕发,天天挤车子上班,病都抛到爪哇岛去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海上名家/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专题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初识德黑兰
勿用喇叭打招呼
造血功能
世界人口不会爆炸
大人呆
海上错邮
吃牛排
吃转球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吃转球 2013-05-25 2 2013年05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