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世界人口,以前很多科学家有过预测:到××××年,全球人口将达到××亿或×××亿……然而现在一些科学家(包括未来学家)就人口问题开始翻老账,特别是针对世界权威机构罗马俱乐部的预测。有人指出,罗马俱乐部于40年前所作的预测(人口数字、地理空间、自然资源、环境污染、物种状态和资本投资等)有一个很大的弱点,用当年所采用的数学模型是不可能预测地球上今天的状态的,这是预测偏差(说重一点是失败)的主要原因。1973年出版过一本叫《增长的极限》的书,该书所描写的未来世界是一片可怕的末日景象。
其实,计算机能做的,也就是对人能输入的东西加以计算和处理。人如何想象世界,模型也就如何建立,计算机也就如何解释未来世界。计算未来世界进程的必要数据当时根本就不具备,而所用的模拟装置是在假设初始参数的基础上“吐出”结论的,所以生物圈(地球表面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的严重污染、不可逆转的世界经济危机等自然会从模拟装置中跳出来。很多数据被设定为不变量或极限量,而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和风能却没有被考虑进去,为技术革新和科技新研发、系统效率的提高、资源的再生以及循环利用所留的空间太少。在模型中,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被处理成1:1。用今天的眼光来看,40年前所采用的模型太简单,模型的算法又是基于线性逻辑的,而世界却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系统。想知道切合实际的未来世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用数学方法显示复杂的动态变化的模型。据称苏黎世的一个研究小组正在建造一个能不停地扫描变化作用的第三代“世界模拟装置”。
在预测未来世界时,人口数量是一个关键性参数。根据未来学家的一贯理论,人越多对环境的压力越大,人越多粮食越紧缺,饥饿和贫困越严重,最后导致全球大饥荒,人口数量于是大大减缩。不少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认为,人口不是按这么简单的“公式”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村人口不断转向城市,迟早会出现“人口跳跃”,儿童的卫生医疗和教育会加大投资,儿童平均受教育时间将会有很大增长,作为社会单元的城市小家庭的人口会通过各种因素(晚婚、少生、移风易俗、机制变化)而得到控制。据瑞士和非洲布基纳法索的统计,目前每个有生育能力的妇女的平均生育率为2.4个孩子,这一比率还在继续下降。据人口专家和社会学家估计,约10年后,全球的人口出生数字将低于死亡数字。最晚至2060年,全球人口数将开始收缩,人口峰值将不是110亿或130亿,而可能在90亿和94亿之间。到2050年,在地球上生活的人口很可能少于今天;但是少数国家的人口密度过高以及一个国家的人口过分集中在少数大城市的现象需要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