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电话,武霞敏欣慰地告诉记者:“虽然半辈子都为残疾人子女和贫困学生做义务家教,付出不少,但我收获更多,看到孩子们一个个成才,而且都有感恩之心,我比收多少学费都满足。”
因小儿麻痹症致残的武霞敏是上海交大的一名数学老师。高考恢复之初,一些考生找她补课。从此,她把义务家教坚持至今,学生范围从高考生扩大到贫困大中学生,尤以残疾人家庭子女为主。
武霞敏的学生普遍家境不好,除了补课,她还帮学生出主意填高考志愿,介绍其他家教,给学生做衣服,借钱给学生交学费等等。
武霞敏与同样有肢体残疾的老伴王震一起买数学书钻研习题,针对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出版社工作的王震给孩子们补习作文时,经常以《新民晚报》的“快乐作文”版为范文,条分缕析。经过他们的悉心辅导,前前后后600多个学生都有进步,有的人在升学几年后还经常打电话来,让老两口特别开心。
武霞敏虽已出院,但还是体力不支。她牵挂着孩子们:“有五六个学生正等着我呢,我得赶快把中断的课程补起来!”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