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一半天堂一半地狱
马丹
  马丹

  2700年,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却因污染和垃圾过度产生而不得不离开地球,开始漫长的宇宙旅行,只留下清扫机器人清理堆满整个星球的垃圾。对,这只是一部科幻电影的幻想场景,但当我昨天在东南亚某小岛上溜达时,却觉得如此场景并非百分百不可能发生。

  在这个号称全世界潜水圣地的小岛上,只有两家度假村,占据了岛的半边天。正值端午小长假,度假村里全是熟悉的乡音。度假村边,水清沙幼,椰林树影,住客只需离岸二十几米浮潜入海,就能看到多彩的珊瑚海星、调皮害羞的热带小鱼,甚至章鱼水母和魔鬼鱼。

  蓝天、碧海、阳光、沙滩,这不正是很多人向往的度假天堂?错!当我步行到岛的背面,却体验了一种天堂掉入地狱的感觉——因为远离度假村而罕有人迹,沙滩也变身垃圾场,不仅堆满了从度假村沙滩上清理掉的珊瑚残骸,还扔满各种度假产生的垃圾,有塑料瓶,有一次性饭盒,也有废弃的轮胎等。近海的珊瑚好多都被浮潜的人们踩死了,尸体被海浪冲刷到沙滩上,与垃圾作伴。此情此景,颇有点像电影中被无奈抛弃的地球:寂寞而脏乱。这是天堂假象付出的代价,也是现代文明触礁而亡的魔鬼三角区。

  其实,海滩垃圾困扰的不仅仅是这片小岛海滩。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冒险家西蒙·里夫曾说:“塑料正毒害着我们的地球:从夏威夷海滩到英国海岸,我们为一次性消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去年中秋夜过后,中国海南三亚大东海景区3公里海滩清出50吨生活垃圾。今年三月,西班牙Granada南部海滩上搁浅了一条死亡的抹香鲸。海洋生物学家发现,这条体重为4.5吨的抹香鲸,肚子里面竟然有17公斤的垃圾,包括床单、塑料垃圾等。

  这个名为垃圾的怪兽,不仅在危及海鸟和海洋生物的性命,也在吞噬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如果无法减少垃圾的产生,那么垃圾制造者——人类,应该多提升生物降解技术,改变垃圾属性,或开发新型的不可降解垃圾处理技术对付那些已经诞生的垃圾怪兽。

  天堂和地狱,其实只有几步之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神十飞天会天宫特别报道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教科卫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地产资讯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市场之窗/健康
   第A2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特稿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8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4版: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
   第B16版:新民楼市
别总让悲剧倒逼“进步”
端午说“吃货”
一半天堂一半地狱
一次守不住,次次做让步
无耻的“底线”
冷却旧的新闻聚焦新的热点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一半天堂一半地狱 2013-06-13 2 2013年06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