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死活读不下去”
沈扬
  沈扬

  读图时代,电子阅读成一时之风尚,网络、微博、微信……这样的情景,地铁车厢便是生动展示的一个“橱窗”。电子阅读风行的结果,一些年轻人对“慢阅读”、“深阅读”渐行渐远,过去曾经向往的经典名著,也在原先的阅读计划中“淡出”。

  广西那项取题“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网络调查,虽然不能说有多大的权威性,但也不能无视其数据所反映的一定程度的现实。那些从“快阅读”、“浅阅读”中轻巧地获取信息快感的年轻人(不止于年轻人),渐渐习惯了如此的读图经验,满足于具有新鲜感的“知其然”,至于“所以然”,是未必有继续了解和探究的兴味了。从“习惯成自然”中形成的“精神惰性”,不再接受阅读过程中需要费一点心思的《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世间有些事真是耐人寻味,过去所说的“少年不读红楼梦”,大抵缘于年长者担心年少者没有做好接触复杂人生情感经验的精神准备,而今的“死活读不下去”,则是年少者对于经典名著的自我拒绝。

  现代电子产品为人类创造了许多福祉,“轻阅读”自由灵活的搜索功能,迅速便捷的信息路径,这些体现现代科技文明的创新成果,都是应该欢迎的。现在我们要探讨的是,在享受“轻阅读”这类科技成果的同时,不应忽视了对积累知识滋养精神品质有着绝对重要性的“慢阅读”、“深阅读”。享用时尚信息手段无可厚非,在“慢阅读”中接受“润物细无声”的精神营养和文化吸纳,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两者不可偏废。

  好在也听到了一些让人欣慰的信息。比方说,青少年中钟情经典文学名著的仍然不乏其人。那位创作了《蒋公的面子》话剧的女大学生温方伊,不但熟读红楼水浒,家中珍藏多部清朝、民国时期解读、批注《红楼梦》的图书,也一概读得津津有味。再比方说暑期之中,有关的文化、青年部门倡导青少年读100本优秀图书;一些学校举办经典作品的阅读和交流活动;媒体之上,也有了专家、老师以阅读引导为主旨的座谈等等。这些体现社会理性良知的倡导活动,对于形成健康、全面的学习风尚,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当然,这类事情的经常化,普及化,还是有许多工作要做的。

  王蒙先生近时在一所大学作了题为“青年和文学”的讲座,其间说了这么一段话:“不同的文学修养造就不同的人格、趣味和层次。当爱情没有了文学的美化和引导,爱情就会变得堕落,变得动物化,商业化。有点文学修养总会好得多。”王先生对着在座的女学生加重语气说,如果你们的男朋友连李白、《红楼梦》都没有看过,那你们一定要小心,因为他脑子里(可能)不是钱就是升官,要不然就是彻底的薛蟠那一种。

  我以为王蒙是说得很对的。年轻人一时读不下去经典名著也可以理解,不过希望他们记着王蒙老师的话,倘若日后果然遇到了没有读过李白、《红楼梦》,更没有读过《百年孤独》、《尤里西斯》的“意中人”,在诸如赛诗会那样的场合,只能像薛蟠那样以“绣纺窜出个大马猴”这样的“诗语”糊弄一番,那么恐怕难堪的就不止是你相中的那个现世宝了。

  一个没有深度的民族是难有前途的。在接受“缩略文化”便捷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其局限,从而作出科学全面的考量和安排,是十分要紧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焦点赛事/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体坛轶事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今宵灯谜
“死活读不下去”
晒菜单
葵花籽和鸡腿
陕西南路看上海文化
人间别久不成悲(之一)
悠闲(剪纸)
新民晚报夜光杯B15“死活读不下去” 2013-07-22 2 2013年07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