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许久没有写下关于旅行的文字。今夜起意,终是要为这三月开始的旅行,寥寥记上几笔。
三月。从丽江动身,走滇藏线上拉萨,而后从青藏线前往新疆。这一路说是有具体的目的其实也没有,只是某日看见街旁的樱花开了,想着春色正酣,总不甘蛰居一室,所以收拾起行囊出发。
既是因花起意,这一路索性寻芳而去。记得有一年的《中国国家地理》,做了一期西藏波密的专题,用的题目特别叫人印象深刻,乃是——“波密,桃花欲狂”。这个“狂”字深深刻入眼底,叫人心眼灼亮。我为着桃花,单写过一本《世有桃花》,当真是以诗词为经,今古之事为纬,依然觉得,歌不尽桃花人世。
此番溯江而上,为桃花而来。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江一路宛转浩荡,波波漾漾,但见春山染碧、山花狷狂。而那雪山沉静,日升而露,月暮而隐,不因人事变动而有半分动摇。
我在山上看落日,观赏天空的颜色变幻,从红霞漫天的肆意,转到蜜蜡黄的温暖,再到玫瑰紫的收敛。不过转瞬,云底会泛出极美的湖蓝色,天空变得像湖泊一样静谧。夜风清冷,感觉上湖蓝色渐渐凝固清透时,原先浅浅淡淡的月亮,终于变得白白亮亮。
终于在一天清晨寻到梦中的美景。那是在波密的嘎朗湖边,车行过,回头看见桃花林整片倒映在碧净的湖面上。
惊呼一声之后,即刻屏气凝神,湖面有两三只水鸟停栖,湖岸有狗穿梭而过,而迎着我们的车走过来的,是悠闲而纯良的牛群。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那一刻,我确信自己看见的是文字中古老的桃花源,年轻的纤尘不染的人间仙境——“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古人诚不欺我!
我在灵魂的故乡上奔走,看见金色的太阳、白色的雪山,黑色的玛尼石、白色的佛塔。遇见笑容平和的乡人,却看见了繁荣深处还有贫瘠。
在南迦巴瓦脚下做了个很悲伤的梦,梦到我在废墟上寻找熟悉的人和地,因为自知徒劳而哭泣。
某种久远的孤独向我袭来。悲哀像洪水漫溢。这悲从中来,我自己也不能解释,或者是我不想解释。我知道我是自虐。明明知道已物是人非,却一次次地回来,执着地想在它日渐改变的形貌上找寻昔日。
布宫,唯有看见布宫依然矗立在红山顶上我才心定。大昭寺,只有匍匐在大昭寺觉沃佛前,我才敢痛哭失声……
耀眼的日光,化作眼前灼灼的酥油灯光。这众生的虔诚,难道终是化为虚无?
这心中的圣城啊!除了一次一次地来看你,除了一遍一遍口诵真言,除了用艰难的脚步,用想象中的身躯温暖你,我还能为你做什么?
我已不能为你做什么。
梦中未比丹青见……人间别久不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