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怎样才能既不放过这占少数的“坏蛋”,又不至于对良性肿瘤过度医疗呢?区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年龄:20岁以下、60岁以上(即靠两端的年龄)是甲状腺癌高发人群。
2. 病史及家族史:头颈部、胸部曾做过放射检查或治疗,尤其是X光检查牙齿和乳房,X光的辐射很容易影响到甲状腺,检查时记得用甲状腺护罩围在脖子上。直系亲属有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瘤的,甲状腺发生恶性肿瘤的机会也较高,但甲状腺机能亢进用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后甲状腺恶变不增加。
3. 肿块的大小:小于1厘米的肿瘤,除非有其他的高度疑癌因素,否则的话可以继续观察。
4. 结节的生长速度:生长快的结节多提示为恶性,需高度警惕。
5. 结节的质地:良恶性结节都可以质地较软、光滑。但坚硬、固定、不痛的结节,更要怀疑为恶性。
6. B超检查有无钙化:钙化往往是许多恶性肿瘤的表现之一,钙化的甲状腺结节恶性机会可以高达40%。
根据上述几条大致可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了。但是医学没有绝对的事情,有甲状腺结节的朋友最好还是到医院就诊,由内分泌专业医师来判断,经过B超、核素扫描或甲状腺穿刺等检查,基本上能弄清良恶性质。
刘琦 张克勤(科主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