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产生了血栓(斑块),而形成斑块及血栓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血管壁的损伤;二是血流减慢;三是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如产生高凝状态等。对斑块及血栓形成最大的因素是血管壁的损伤,而动脉硬化又是引起血管壁损伤的最主要的因素。动脉硬化斑块造成了血管壁结构的改变,并吸引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壁。血管狭窄和血黏度增高又可导致血流变慢,进一步促使血小板的积聚。
所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科学的康复方法应该是先对血栓(斑块)进行溶解,净化血液,进而修复受损血管壁,恢复血管的韧性、弹性,从而保护和恢复人体心脑血管器官组织功能,慢性心脑血管病才会有康复的希望!双马 以上内容出自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器官纤维化基础及中医药防治》(ISBN978-7-117-09337-8/R9338)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