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康健园/心理·实验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适应小学生活
  菲菲上小学已经半年多了,不知怎么的,总是无精打采的,整天哭丧着脸,做作业也是拖拖拉拉的,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老师说这孩子心思不在学习上,上课总是开小差,也不太爱说话,不知道小脑袋里成天在想些什么。家长也觉得孩子自从上小学以后变了,原先的活泼聪明劲好像都消失了,变得越来越沉闷、木讷,这究竟算怎么回事呢?

  来到咨询室的菲菲小心翼翼的,先仔细察看了咨询室的环境,然后又查找了洗手间的位置,最后才轻轻地在椅子上坐下。说起学校的事情,也是吞吞吐吐的,问一句答一句,总像在回避着什么。菲菲说自己不想去上学,做作业也觉得没有什么意思,还是在幼儿园里开心。咨询师问起菲菲幼儿园的生活,菲菲马上来了精神,她兴致勃勃地唱起幼儿园的儿歌,脸上满是快乐的神采。妈妈说,菲菲跟幼儿园很有感情,上小学后几次要妈妈带自己去看看以前的幼儿园和老师,似乎很留恋以前的日子。

  看来,已经是小学生的菲菲没有认同自己的身份角色转换,人到了小学,心却还留在幼儿园,以幼儿园小朋友的心态去适应小学生的生活,显然是造成她学校生活不适应的原因。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个发展阶段都需要认同自己身份角色的变化,这样才能适应环境,发展能力,获得成长。而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正是孩子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变阶段,孩子从此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了考试分数的竞争,需要发展出更多的自我控制能力,竞争意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努力适应学校生活和获得良好成绩的各种技能。

  而要做到这一切,首先需要孩子有更为成熟的心态来认同自己即将担任的角色,并为将要面对的一切做好心理准备。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只是补习功课,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认同与接纳自己的身份角色转变,让孩子明白自己长大了,看到自己的各种能力,培养适应小学生活的各项技能,在心理上、能力上做好成为小学生的准备。

  菲菲参加了“适应小学生活”训练营,经过几个周末的系统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龄的其他孩子一起,在团体活动中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能力,获得了成为小学生的自信和自我管理能力,她终于迈过了心坎,抛弃了幼儿园情结,体会和享受到了作为一个小学生的成功和快乐。不久,菲菲就恢复了活泼聪明的天性,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最重要的是,她学会了勇敢面对,获得了成长的快乐。

  吴亦君  亦君工作室主任,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亲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wwuyj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2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适应小学生活
飞机失事的心理学研究
18、19、20楼
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乳腺癌术后的防复发要点
新民晚报康健园/心理·实验B05适应小学生活 2013-08-12 2 2013年08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