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齐铁偕认识是在1980年,那时我在四川中路110供职,周围多大报社,齐铁偕在一家报社管文艺。在当时文艺是显学,齐铁偕因散文、诗歌名扬文坛,令人羡慕。同样喜欢文学的我也常去解放日报“朝花”投稿,编辑、也是诗人的季振邦在我面前说齐铁偕的诗文好,故我从那时起就关注他了。至今还习惯使然,但凡齐铁偕有诗文发表,我往往要读上好几遍,总觉得他的文字个性比较独特,耐咀嚼。后来,又看到他画的好多画,依然有这种感觉。
诗写得好,真如余光中所说,其中的想象与精练是特有的。齐铁偕自幼就画画,有很好的童子功。他还喜欢音乐,乐器、声乐都行。诗与画、与音乐一旦被他打通,就出现了非常微妙、蕴藉的气象,加上他创作的触须比较敏感,文学底子厚,画面就与众不同了,真如贾平凹所说,你用自己的笔画的总是独特的文人画。
齐铁偕的绘画有两大类,一是诗书画;二是音乐油画。他的诗、书、画形式上是分隔的,但内在却是合成一气的,如无高人一等的手笔,是做不出如今这样大的局面的。他的音乐油画,则把听觉的抽象转化为视觉的抽象,把听得见的旋律变为看得见的旋律,画面精彩纷呈,绝无重复,并且,已经形成了鲜明的风格,深受圈内人士和评论家的嘉许。有评论家认为他在海派画家中是异数,一个独立的不可复制的成功样式。我总以为,艺术同源,可以旁通也可共通。记得年轻时采访颜文樑先生,他家人对我讲,颜先生平素一个人时,喜好唱评弹,唱法文歌。故颜先生的画总有一股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书卷气。齐铁偕的诗书画和音乐油画也是艺术的融合,难怪他的作品往往有沁人心脾的意味。
齐铁偕作画笔触点着色彩、点着感情、点着韵律,画面清澈一气,这样的画就有了诗的意象,或崇山峻岭、或大漠莽原、或汪洋巨礁、或西风晚照……想象的意境胜过自然的写生。齐铁偕说:“我的画大都是经过写生的,但在创作时,就不是实搬某景某情了。”眼前的境与心中的意叠加,相映相辉,让人有似曾见过,却又说不出、道不明的微妙之感,从而顺势展开想象,进行二度创作,提升了审美趣味。近年来,齐铁偕的画受到好多学者、企业高管、演艺界名家的欢迎和追捧,说明了真正的好画可能曲高和寡,但一定有真正的知音,因为,美,终究是能拨动人的最柔软、最敏感的心弦的。这几年,我一直在研究上海的绘画,觉得上海绘画最好的特点就是抒情,富有可感性,现在读齐铁偕的绘画作品,让我的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