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1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贺王丹凤老师九十华诞
王树滨
  ◆ 王树滨

  记得1982年一个夏日傍晚,如约造访陕南村柳和清、王丹凤老师伉俪府上,仅柳先生一人在家。因久闻柳先生为1957年发刊之《上影画报》创始人,而且笔者从上初中时期即成为影迷、每期订阅此刊,直至《上影画报》变身为《上海电影》,前后总共达六载时间(1963年后又与《大众电影》合并),厚厚两大册杂志曾加以精装合订,历经半个多世纪漫长岁月,包括寒舍宅址几度搬迁,随身颠沛流离却仍属保存完好,可谓寄托一介追星族之痴迷心迹。始料未及的是,“文革”后我有幸做了一名文艺方面的报人,这些旧日杂志为自己查找有关资料,及时准确赶稿,带来不少方便。所以,面见柳和清前辈第一句话,乃恭敬地向他道一声感谢。

  提起打何部影片开始见识王丹凤老师的表演艺术,笔者脱口而出《家》《海魂》《护士日记》《女理发师》等,还连续排队数小时在美琪大戏院购票,终获前排佳座,一睹上影剧团话剧《雷雨》演出盛况,舒适的周朴园、上官云珠的繁漪、沙莉的鲁侍萍、王丹凤的四凤、夏天的鲁贵以及康泰、冯笑的周萍、周冲兄弟,演得可谓个个出彩、旗鼓相当,成为毕生难忘的艺术享受。印象中“文革”前的影片《桃花扇》似乎成了王丹凤老师最后一部影片。柳先生叹道,十年浩劫家中被多次抄家,丹凤所有保存照片以及两人珍藏的结婚照,现今竟荡然无存。新闻界现在有人来采访,有的索要图片,我们只能无言以对。闻听此言我记起,在《上影画报》创刊之前自己做学生时文具盒中,曾有购文具时同时买到两帧丹凤老师照片,其中一帧还是她与周璇的合影,回家后找出,专门致函将此合影附上邮寄给柳先生,过几日接到柳先生回电,高兴地答曰:“收到了,我俩太谢谢你。”

  今年8月23日丹凤老师将喜迎八十九华诞,亦即国人习惯中的九十寿辰。在此将当年留存的她那帧个人照,一并与影迷分赏。谨祝丹凤老师一如她那首著名歌曲中所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健康长寿,生日快乐,美丽永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2013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贺王丹凤老师九十华诞
画外的思念
雅 玩
“小人书”带来的童真
清凉瓷枕夜生香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贺王丹凤老师九十华诞 2013-08-17 2 2013年08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