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只权重股瞬间涨停
昨天11时05分31秒,此前一直稳定交易的中国石化、工商银行突然“发飙”,相继触及涨停位,随后大量资金开始涌入其他蓝筹股,带动多只权重股迅速跟进,上证50板块多数股票离奇般封至涨停。据统计,共有69只权重股被瞬间拉至涨停。由此引发ETF基金自动购买成份蓝筹股以及其他程序化交易的资金迅速跟进场,上证指数瞬间大涨5%。此后,市场资金开始冷静,在光大证券“乌龙指”的说法渐渐浮出水面后,涨停的股票均不同程度下跌,带动大盘回落,K线图上留下了一根130点长的上影线。
市场传言纷至沓来
对于大盘突然异动,市场传言纷至沓来,流传最广的版本为“优先股试点即将出台”,以及“大盘蓝筹股将推T+0交易”。下午上证所以《重要公告》形式转发“光大证券提示性公告”,称其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并对光大证券临时停牌后,市场关于“大资金入场”的传闻不攻自破。虽然具体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但相对认可度较高的说法是: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门拟购买3000万份50ETF,错下单为3000万手,交易金额放大了100倍。
暴露券商风控缺口
市场分析认为,此番“8·16事件”暴露了券商风控缺口。无论是操作失误,还是模块故障,抑或程序交易的连锁反应,首次将A股先进的金融交易环境与参与者落后风控制度间的矛盾暴露无遗。而光大证券乌龙单成交后数分钟内,引发大量程序化交易的资金跟风买进,结合目前T+1制度,程序化交易在金融异常波动中的弊端亦很突出。再者,将来会否出现特殊目的机构?其通过量化系统的超常交易指令,在极短的时间里触发其他量化交易系统的连锁自动交易,进而扰乱各金融市场,引发极端事件以牟利?另外,股市日内出现剧烈波动也往往会对中小投资者预期造成较大影响。
凡此种种,对市场新一轮重点监管带来了新的课题。为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业内专家呼吁,希望市场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更多日中纠错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