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2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此生幸遇北大荒
翁敏华
  翁敏华

  平心而论,北大荒给予我的甚多。

  她,教导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她,教导我们要顺应母亲的指令即自然规律,却又不能过度依赖,须把握较好的分寸,即“能动地适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若是过于懒惰,不好好“谋事”,那一切都不可能有;人若是很勤快地“谋事”,却不能遵守自然及事物规律,即违反“天意”,也是难以“成事”的。

  北大荒给了我“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次,北大荒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了解自己,进而塑造、发展自己。

  也许是受当时时代风尚的影响,我原先对自己在政治上的期许很高。总觉得,要求进步就只有入党、提干这一条路,当上个兵团副连长、副指导员什么的,说到哪儿去都脸上有光。老也入不了党,老也做不成干部,那心灵上受到的打击,唯有自己知道。后来明白,自己绝不是搞管理、组织的料,幸好当时迈入的是另一条道。

  那么,是谁引领我走上另一条道的呢?

  是北大荒。

  北大荒识人,会用人。我现在的职业格局,就是在北大荒定格的。我身边许多战友,回城后从事的工作,多开始于北大荒。这样的职业延续性,对于个人、对于此职业,都大有裨益。经验大抵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且,经验不可能一蹴而就,经验需要积累。

  记得当年北大荒让我去当中学教师,我是何等的不情不愿。那感觉,就像是被打入另册一般。我隐约觉得我政治上的前途就此消失了。我怎么就成“臭老九”了呢?

  迟迟疑疑地登上讲台,只一讲,我便喜欢上这份工作了——原来我是适合做老师、讲文学的!原来在北大荒当老师竟能受到这样的尊重!整个中国当时还处在歧视知识分子的阶段,可天高皇帝远的北大荒人,不信那个邪,让他们的“小崽子”对老师们好,家里包了饺子让孩子往家拽老师,做了豆包往老师手里塞。北大荒人识货。我给学生批改的作文让某家长读到,他就到各处去宣传:这个老师字漂亮,作文评语就是一篇美文,把孩子们交给她教导,放心!这样的信息反馈回来,也成了我自信心的增强动力。

  北大荒把我“钉”在教师岗位上不让我三心二意。这成了我后来教师生涯的起点。

  谢谢北大荒,她比我自己还要了解我。

  北大荒拓宽了我的胸襟,让我变得大气,变得直爽,变得以天下为己任。

  天高云淡。一望无际。辽阔无边。一马平川。这些成语,只有北大荒才当得起。在那黑黝黝的原野上行走,白皑皑的雪地上赶路,绿茵茵的庄稼地里干活,心胸不开阔也不成啊!自然而然地,“小家子气”消散了,“小女人味”没有了,奶声奶气的样子改变了。

  在这里,我不是要做好坏、对错、是非的评论。也许如今,在讲究精致、优雅的上海,在强调“细节决定成败”的时代,我们这些老知青显得有些粗线条、大大咧咧、有点“Out”了。不过,我们这样抓大放小、重视大节、小事胡涂的做派,我自己还是很欣赏的。

  当然,北大荒也给过我一些伤痛。右手中指扭伤过,至今天雨就会疼痛;冬天支气管炎发作起来,让人怨恨北大荒过分的天寒地冻……想起北大荒,有四个字相当:恩恩怨怨。恩在前,怨在后,恩大怨小。这正是收集在这本册子里的文字所表达的情绪。

  本文为《遗落在北大荒的青春》后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0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指南
   第B12版:拍卖专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陌生人,你好
此生幸遇北大荒
一凡不凡 堪当表率
华彩韵秀(中国画)
疤疤树
夏游散曲
书展引领小读书人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此生幸遇北大荒 2013-08-24 2 2013年08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