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网论~~~
新民网论~~~
新民网论~~~
新民网论~~~
新民网论~~~
新民网论~~~
     
2013年08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网论
敲响“家访不收礼”警钟
王军荣
  “老师要来家访了,好紧张,求支招!礼品准备什么,会问什么问题?”临近开学,不少家庭迎来老师上门家访。近日,沪上某教育论坛针对“家访是否有必要”在网上发起投票,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反方竟远远多于支持方。

  家访,作为充分了解学生在家情况的一种重要路径,一直以来,被教育界所推崇。然而,传统的家访,说实话,已经变成了挺尴尬的事。现在大家对隐私权看得很重,担心老师到家里,会曝光诸多隐私。这也是让许多家长为难的。同时,老师家访,也要牵涉到教师的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这并不等于说,就不需要家访。在我看来,“家访”应该有时代特色。 

  要不要到学生家里“家访”,需要征得家长和学生的同意。“家访”地址可以灵活,可以在家长办公室,公园里、茶室里,只要能够有一个适合谈话的氛围就行。另外,还可以“集体面访”,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沟通。

  家访要不要送礼,这是个伪问题。师生关系理应是纯洁的,现在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要求教师不能收受学生的礼物,有些学校要求教师不能赴学生的“谢师宴”,而教师如果借着家访之机收礼物,则会使家访的目的变得功利,从而亵污了师生的情谊。对此,学校也该用制度对教师敲敲警钟。以免家访误入歧途。(王军荣,全文刊新民网,网址www.xinmin.cn)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营养/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0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体坛轶事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签到有奖
灾难预警切莫沦为形式主义
电脑故障的反思
安静难得
敲响“家访不收礼”警钟
又闻孝里镇的“打洋工”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敲响“家访不收礼”警钟 2013-08-26 2 2013年08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