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在沈阳如火如荼,沈阳城的老百姓也没闲着。昨天傍晚,记者走访了有“东北最大室内健身场”之称的铁西滑翔全民健身中心,在这个日均接待2万人流的免费健身场里,听“老沈阳”讲述烂尾楼变身健身场的故事。
奇 烂尾楼里做道场
昨天傍晚,记者车行至沈阳铁西区凌空二街北滑翔街口,路一侧黑压压的一排烂尾楼映入眼帘,四五层高的联排建筑只剩下了钢筋水泥的楼板,如果不是路灯的照射,着实会被吓一跳。“十多年了,每天一出门就看到这烂尾楼,可闹心了!”烂尾楼对面滑翔小区的顾大爷,是这里最早的一批居民,也见证了这片烂尾楼的起起伏伏。
顾大爷告诉记者,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地,1997年时建起了滑翔公园,谁知圈地之后工程始终不见进展,3年之后便停工了。之后的2003年,工地里又进来了一批人,“据说当时准备复工,建一个主题乐园,连过山车都造起来了,还盖了顶棚。”
谁知,没过多久这里又不见人影了,边营业边扩建的神羊游乐场,一度想要打造成亚洲最大的室内游乐园,但因为资金等问题,工程最后全部停了下来,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直到去年,沈阳市铁西区政府投资1200万元,改造这片闲置数年的游乐园,“当时我们以为又是造造停停的事儿,都不相信这儿能建个免费的健身场。”没想到,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热 约法三章人气升
初次走进健身场,你绝对会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4万平方米的场地四周是烂尾楼,而就在这相当于5个足球场大小的“盆地”里,到了傍晚时分几乎找不出一块超过10平方米的空地。别说划定好区域的乒乓、羽毛球和篮球场,就连场地里大大小小的几块水泥地,也都成了交谊舞、太极拳和轮滑的舞台……而这一切,全部免费。
“这么大片场地,刚开始确实挺难管的。”在场地中央的一间平房里,健身中心的工作人员郭师傅告诉记者,健身场去年10月开业,人气越来越足,到了今年七八月份的暑期,每天从凌晨5时30分到晚上8时30分,约有2万人在此健身休闲。
为了管好这么大片场地,管理者在进门处就“约法三章”:禁止吸烟、不得遛狗、和谐健身。但刚开张时,这样的规定如同摆设,“就说这羽毛球场地吧,又是塑胶地,在沈阳上哪儿不得几十块钱一个小时?”来打球的市民为争场地,还不时发生口角甚至动起手来……
不过,几个星期的磨合期过后,纷争不见了,不相识的人成了球友。“现在我们规定是如果有人等候,一小时里你就得把场地让出来,没想到大伙儿索性玩到了一起,你打累了换我,我打一会儿再让你,有时还一起打双打,气氛可好了。”
乐 全运不是独乐乐
除此之外,为了不受场地限制,市民们还开发出了新项目。每天傍晚6时过后,在健身场的四个角落里,就会有人群聚集起来,伴随着扬声器里节奏感十足的音乐,四五个方阵、七八百人便开始浩浩荡荡地绕场快走。
“这里有顶棚,风雨无阻,我们每天都来,20多圈10000多米,停都停不下来……”为了跟上带头人之一的章阿姨,记者小跑着,相比之下,这群中老年人却是步伐轻盈,2个小时走下来,几乎都没有停。“不少有脂肪肝的,走着走着就没了,每天走完回家睡得特别香。”
到今年10月,健身场启用就将满一年,它的名气也早已传遍整个沈阳城,“我住在皇姑区,每天坐15站公交车来,风雨无阻!”羽毛球场地边,大汗淋漓的王玉琴正巧下场休息,如果不是一头白发,外人很难猜出她68岁的年纪,“我这人没啥别的爱好,就是喜欢打打羽毛球、乒乓球。”
王老太太告诉记者,她退休在家已经10多年,每月不到2000元的退休金,让她对高收费的运动场所望而却步,没来这里之前每天只能在高架桥下打球。“咱们沈阳到了冬天特别冷,零下十多摄氏度再加上刮风,冻得够呛,拿羽毛球挥拍的那只手还好,另一只手戴三层棉手套都挨不住。”
有了滑翔健身场,即便每天要花2个小时在路上,王老太太还是天天都来,她还带动了一批邻居,“我们小区不少居民,没事就喜欢打麻将,窝在一块儿东家长西家短的,我就劝他们,这么好的条件,干嘛不出来锻炼锻炼。”
8月末的沈阳城,全运会的气氛无处不在;而在铁西滑翔全民健身中心,像王老太太这样土生土长的沈阳人,也有了一片属于他们的“全运”(全民运动)天地。
(本报沈阳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