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本版列表新闻
对话唱片及平面设计师聂永真(Aaron Nieh)~~~
对话唱片及平面设计师聂永真(Aaron Nieh)~~~
对话唱片及平面设计师聂永真(Aaron Nieh)~~~
     
2013年08月3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话唱片及平面设计师聂永真(Aaron Nieh)
做乐观的好的设计
陆俊毅
■聂永真
■ 聂永真给华语唱片与书籍的样貌带来改变的浪潮。
  大家说

  聂永真 1977年生,台湾科技大学设计系毕业,台湾艺术大学应用媒体艺术所肄业。为中国台湾近十年来新崛起设计师中最受瞩目的一位。他每一份作品的诞生,皆牵动着大众流行文化里年轻消费者的目光与讨论,最为人知悉的就是以其擅长的文字安排敏锐度跟视觉语言形式,给十年来华语唱片与书籍的样貌带来全新品味与审美观改变的浪潮。聂永真近年屡获德国红点、IF传达设计奖、东京TDC Annual Book Collection等,并于2012年成为AGI首位来自台湾地区的会员。

  Q:做唱片设计时的灵感偏重来自作品还是歌手本人,抑或纯艺术发挥?

  聂永真:每一个歌手与专辑其实都有不同的企划方向跟市场定位,因此设计师依此延伸发挥的程度一定也会不尽相同,即便是对于歌手有视觉上的想象,主要也是来自于企划端的定位延伸。

  如果是偏向艺术的发展方向,也会依照作品企划所传达的讯息而有所控制,这样的控制是好的,可以避免设计沦为表现形式而空洞。

  Q:商业和流行结合,如何保持不媚俗?

  聂永真:我试着尽量保持敏感。当某种设计形式或符号开始大量流行,这也表示它们可能最终会演变成麻痹与泛滥;因此在更早的时机点上,我会提醒自己避免重复类似的东西、过滤媚俗或视觉疲劳的可能性,试着能早别人一步提供消费者新的感觉。当然即便备足了所有东西,我也不一定能满足所有人。

  Q:观察大陆的唱片设计,两地有何区别?有没有接过来自大陆的项目?

  聂永真:唱片市场其实牵涉了复杂的在地企划、歌手经纪与宣传环境,大陆歌手在台湾音乐市场中宣传者众,但鸣放者寡(当然我相信牵涉到时间的脉络与未来变因,所有东西都非绝对定律),所以我对大陆当地歌手的认识也正在累积中,因而连带关系到的便是较少接触到大陆的唱片设计。

  我知道在大陆已有不少厉害的唱片设计师,其实我也期待更多圈外的设计师能一起加入唱片设计的范畴,这样的多面貌共存一定能让唱片设计的样子更不同也更酷。

  Q:在出版业受到网络及电子读物冲击的现状下,作为一名设计师希望能给出版业带去些什么?

  聂永真:受到冲击后的实体出版业,出版量也急剧地下降,对于设计来说或许是个机会点。会去购买实体出版品的人,购买这个动作,可能已经不仅建立在出版品的内容取得,有部分的价值是来自于对于该出版品整理企划或设计的纯粹喜爱,而导致出版品具收藏性的程度,可能比以往大量出版的时代来得更高,连带地设计所能发挥与获得尊重的空间可能反而增大。

  我不敢说可以带来什么甚大的影响,但我期待以此为刺激点,或者说因应市场变异的机会点,将实体出版的质量提高,让出版品在市场内的“must have”价值能够比以往来得高。

  Q:如何定义自己的设计风格?

  聂永真:被定义成某种风格,一直以来我都戒慎恐惧。风格的成立可能代表自己已经被锁定在某种视觉表现的惯性上,对于客户或消费市场来说或许是一个警讯,因此不会刻意去理出自己的风格,甚至害怕被某种粗糙的框架定义。

  每个设计师一定都有自己最强项、最擅长的平面设计处理术、图文空间的节奏控制逻辑等等的爱好方式,自然而然很容易在不同的视觉表现里,透过某些细节而被指认或猜测,我宁愿把它定义为某种“气场”。而非操作特有的表现形式来主动塑造一种风格、甚至使其超越内容本身。

  Q:如何思考平面设计的未来这个问题?

  聂永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一大部分的感知经验都是来自于平面上的视觉讯息,平面设计可能不会对于未来世界有多巨大的改变,至少乐观的好的平面设计会让好的更好,不好的变好,能够一直带给市场跟消费者品味更趋成熟、潜移默化的机会。

  Q:作为一个设计师,您在未来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期许?

  聂永真:健康很重要。

  Q:看过去年的畅销书《Just me type》吗?觉得书中讲的字体时代变迁,在汉字领域会发生吗?

  聂永真:由于汉字的结构及复杂度与罗马字符不同,汉字字体当然势必会在某种程度上因应当代发展,较巨大的样貌变化可能大部分会更倾向于实验性或是艺术上的创作。

  另一完全不同的面向其实是缓慢与稳定发展的,目前被广泛读写的字体是经过视觉习惯经验的淬炼而取得认同的,不扰人、经典的读写字体依然会恒常存在。

  Q:出版业合作的时候,他们是否会关注作为设计师的你,怎么挑选字体(包括标题和内文)?

  聂永真:不太会。大部分客户在字体的敏感度上不若我专业,因此尽管关注,可能也都只是默默点头不会有什么意见(笑)。大家都互相抱持着尊重跟自由在案子上。

  Q:今年担任红点评审团及深圳GDC的评委成员,评审的经历是否对您作为职业设计师的工作有帮助,比如更好的了解目前国内国际视觉设计的风格,甲方的趣味?

  聂永真:评审的过程里一直都可以接触到非常多元的作品,看到不同国家、世代因为学习与生活环境有所不同而对设计与讯息传达有不一样的诠释方式,我觉得这点很精彩。

  除了看到了各个参赛者不同的设计逻辑跟脉络,在自己的经验视觉里也会因此形成一个数据库,过滤及筛选过于单一的表现方式或创意,对很多竞赛作品的要求也会更严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法制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2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拍卖专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左手艺术 右手手工艺
做乐观的好的设计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B05做乐观的好的设计 2013-08-31 2 2013年08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