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问我,退休后在家干些啥?除吃饭、睡觉之外,其实也就是读书和写点东西而已,以此打发时光,不知不觉快两年了。
我有一间小小的客厅,东面有一扇窗,每当阳光照射进来,满室亮堂。这是我一天中心情最愉快思绪最活跃的时刻。沏上一杯茶,坐在窗下桌前看书,早先买来的那些书,有许多未曾读过,现在正好拿来翻阅,做些读书笔记。总感到连看也不看就处理掉,实在有些对不住它们。如果有什么好的构思,赶紧敲打键盘写进电脑。有时也发送些文章去投稿,能被采用自然高兴,没有的话继续努力,聊以自娱自乐。
小时候总觉得人生的路漫长而又遥远,黄河远上白云间,山长水远路多花。现在回头看去,却不免叹息人生的短促,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懵懂稚拙、寒窗苦读、青涩单纯、满怀激情和理想,到踏入社会后的奔波与匆忙,其间夹杂着种种酸甜苦辣,是非恩怨,沉浮得失,敲打锤炼,像一块受到江水不断冲刷的石头,渐渐地内敛圆润成熟。一路走来,有过几分艰辛,有过几分努力和耕耘,也有过几分幸运,终于有了几分收获。自己并非一贯正确,特别聪明能干,别人也不见得总是错误,尽是些酒囊饭袋。走着走着,也就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生命是一种太好的东西,不管你怎么用都是一种浪费。
一到退休,工作压力没有了,生活负担减轻了,名利思想淡薄了,人也活得更加潇洒了。拿着一份退休工资,有着一个还算健康的身体、一个不错的家庭,又能干些自己喜欢和力所能及的事,这些因素都见证着人们日常所讨论的有关幸福的话题。在闲暇发呆时,在夜半梦醒时,我也常会回想起过去的那些点点滴滴,尤其是别人给予过的帮助和友谊,一定得永远珍藏在心底。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每个年龄阶段的人有着不同的生命特征和情感体验。人总是要老的,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人老了,各项生理功能会退化,活动能力会下降,社交范围会缩小,病痛也会不时地来侵扰,很多人家又是独生子女家庭,假如小孩又不在身边的话,难免会有些孤独的感觉,这也是无奈的事。及时调整好心态,保持情志平和,找到适合自己的排遣孤独寂寞的方法相当重要,从某种角度讲,养生首先是养心。
目前,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加快,老年人口每年以庞大的数量递增,养老问题正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固然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基本保障,老年人自身也要加强自我保健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地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
阳光照进窗户来,这既是来自大自然的温暖,也有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爱。我也通过窗户观察着外面世界的变化,感受着时代脉搏的跳动。和煦的春风、炎热的夏日、金色的秋意、寒冷的冬雪都曾来过,又一一转身离去。岁月和生活就像一条流淌的河,在经意和不经意之间,年复一年。在阳光的相伴下,我以闲适的心情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