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公和赖汤圆
田闻一
  田闻一

  我外公陈月舫,是书法家、诗人、学者。早年,外公在顺庆(现南充)眹中读书时,同班同学中有杨森、王缵绪这样后来知名的人物。成都那条至今享有盛誉的春熙路就是外公起的名。解放后外公一直是四川省文史馆高级馆员,“文革”中去世。

  外公是清末民初第一批考取日本早稻田大学公费留学生,殊为不易。可是,外公的父亲保守,坚决不要儿子去。最后,还是“新娘子”的外婆将自己的几个私房钱给了丈夫。于是,年轻的外公,晓行夜宿,长途跋涉几日后到了省会成都。

  囊中羞涩。外公暂住在城郊一家鸡毛小店里,每天一早就去城里学政衙门听消息:什么时候集中,什么时候才能动身起程赴日?而最为现实,也最为迫切的是,学政衙门要什么时候才能将他们“管”起来,就是说,管他们的吃和住。因为身上不多几个钱,无论如何节省,总归撑持不了几多时日。

  时序已是冬天。那日,忧心如焚的外公早早起床,出了鸡毛小店,顶着寒雾,在暗夜氤氲交织的早晨,借着微茫的光线,沿着两边都是破旧房舍,狭长得犹如一条鸭肠子似的小街向前走去。就在快要走出窄巷,走上大街时,远方,雾海中有一盏灯笼,灯笼上有个“赖”字。很快看清了,是一个年轻妇女在卖汤圆。炉火熊熊,舔着一口荥经砂锅,老远就闻到了在开水中沸腾跳跃的雪白的糯米汤圆发出的甜香味。在这样的早晨,一个年轻的妇人在卖汤圆,还一手奶着孩子,想来家境相当宭迫艰难。外公向来富于同情心,况且肚子也饿了,一问价钱,一碗汤圆一文钱,没有什么早点比这赖汤圆更便宜的了。外公要了一碗,坐在条凳上吃。四个汤圆四色馅:玫瑰、芝麻、核桃、水晶,吃在嘴里,香甜进心。再看汤圆皮又白又细又嫩,汤也不浑。汤圆是四川民间很普通的小吃,可这赖汤圆却是特别好吃。再一问及,人家是祖传手艺。汤圆在锅里无论怎样煮,都不粘不糊不浑水。

  以后一连几天,外公都早早起床,在奔赴学府衙门打探消息时,第一个坐上赖氏汤圆那条条凳上,要上一碗汤圆,美美地吃下肚去。终于有了消息,学政衙门终于要管他们了。那夜外公非常兴奋,第二天起得更早。赖家那只红灯笼,漂浮在夜幕与寒雾笼罩的小巷尽头。外公兴冲冲向那一星灯光走去,及至景象出现在眼前看清时,不禁惊讶得差点叫出声来。那年轻妇女将裤子挽至腿根;亮出一只肥白的大腿,右腿架在左腿上,一边用手奶着孩子,一边在大腿上团着汤圆,再将汤圆一个个扔进已然沸腾的砂锅里。动作之麻利、娴熟、优美,可作单独的艺术欣赏。我外公怕她不好意思,便绕了开去。

  多少年过去了。我见多识广的外公不知吃过多少美味,但在他看来,都不如他当年留学日本前夕,在成都一连几日吃到的赖汤圆。而且,那个说起来让人发笑,却又让人在笑声中感到有几分苦涩味赖汤圆艰苦创业的故事,让他,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拍卖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湘西老刁民”的海上情缘
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明月二三事
竹之凉不同于荷之凉
外公和赖汤圆
凭吊珍珠港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外公和赖汤圆 2013-10-12 2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