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海上谈艺录~~~
海上谈艺录~~~
海上谈艺录~~~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上谈艺录
人如白玉戏如兰(2)
董煜
■ 徐玉兰
  ◆ 董煜

  终成眷属

  王文娟跟她同住一屋,徐玉兰这么折腾,她自然知晓,所以一早起来王文娟就追问徐玉兰发生了什么事。面对好友的关切,徐玉兰再也瞒不住了,她把王文娟拉到一边,竹筒倒豆子般,把自己跟俞则人的恋爱过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这个多年的搭档,希望王文娟能帮自己拿个主意。

  王文娟没想到这个朝夕相处的姐妹居然能把这样的大事也瞒得那么牢,她故作生气地指责说,大概不到火烧眉毛玉兰是想不到找人商量的。徐玉兰只好赔罪,好好好,千错万错是她错,好姐妹就帮忙出出主意吧。

  或许,真的是旁观者清。以前,凡事都喜欢让徐玉兰拿主意的王文娟,还真的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去找队长胡野擒。

  胡野擒听完了徐玉兰的述说哈哈大笑,好啊好啊!心中的谜终于解开啦!

  原来,这一年多,好几位部队首长都关心过徐玉兰的婚姻大事,有的还私底下请胡队长替徐玉兰物色对象。胡野擒一直没有答应,因为他觉得徐玉兰这么好的条件,眼界一定很高,另外,他也吃不准徐玉兰究竟有没有对象。却原来,这个老大姐“地下”恋爱已经谈了十多年啦!

  那年,徐玉兰已经33岁,胡野擒调侃地说,已经考验了这么久,别再考验下去了,还是在姐妹中带个头,早点结婚吧。

  一向快人快语的徐玉兰却变得扭捏起来,不置可否。

  胡野擒看出了徐玉兰的心思,知道她不说话就是同意了,于是按照组织原则,派人去财经学院了解俞则人的现实表现。几天后,上海财经学院的回函就来了,胡野擒又把徐玉兰找来,跟她约定,回上海后,一定要让自己见一见这位能让徐玉兰动心的俞同志。现在,该是徐玉兰实现自己诺言的时候了。几天后,俞则人兴冲冲地前去赴约。十多年的感情,一直盼着有个结果,现在双方的关系总算得到了玉兰的首肯,焉能不高兴?

  在南京西路沧州饭店,俞则人见到了正等在门口的玉兰,可是玉兰的话给他添了几分紧张,因为玉兰告诉她,领导要找他谈话。俞则人很是忐忑,他不知该如何面对未婚妻的顶头上司,这位领导会跟他谈什么?他又该说些什么?

  三人对坐,话其实都让胡野擒一个人说了去。他从学校说到部队,从部队又说到越剧,说话的时候一直在暗中观察。他见俞则人正襟危坐、说话得当、举止斯文,是个正派人,他心中有数了。说着说着,他忽然话题一转,问徐玉兰准备什么时候办喜事。两人并未商量过婚期,徐玉兰觉得,要办也应该等福建慰问演出回来之后。她这么一说,俞则人可就坐不住了,他知道,玉兰的演出一个接一个,想等她空下来是绝对不可能的,万一再遇到个什么“重大任务”,不知又要等到猴年马月。胡野擒看出了他的心思,建议他们不妨先去民政局登记,等玉兰福建回来后再办喜事。

  登记前夕,徐玉兰正式向过房娘“摊牌”,谁知过房娘一点都没感到意外,说自己早已轧出了苗头,只要小伙子老实、可靠,她不反对。她只是对玉兰瞒了这么久有点埋怨,说:“你要相信过房娘思想也在进步嘛,不再是老脑筋了。”

  水到渠成,一切都很顺利。

  胡队长“包办”了一切,不光陪同两人去民政局办了结婚登记,还包揽了相关的各项手续。一个月后,从福建前线慰问演出归来,他又策划、安排了两人的婚礼。

  1954年5月9日,有情人终成眷属,徐玉兰与俞则人长达12年的马拉松式恋爱终告结束。在上海锦江饭店举行的婚礼上,潘汉年、夏衍、陈沂等很多文化界名人和领导都亲临祝贺。在走进人生历程中第34个年头的同时,徐玉兰也走进了甜蜜、美满的婚姻生活。

  首次出访

  新婚后不久,徐玉兰和王文娟便投入了《春香传》的排练。徐玉兰扮演李梦龙,王文娟扮演春香。

  用中国的越剧形式来表现朝鲜的《春香传》,是有一定难度的。要使之适合越剧的表演风格,又要保留原有的朝鲜元素,两者的融合还要不留痕迹,这在戏曲史上都无可借鉴。但是,自打朝鲜归来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所以不管是在角色造型、音乐设计还是舞台展示上,方方面面都使出了全身的解数,很快便完成了排练。8月1日,《春香传》首演于大众剧场,并且连演三个月。

  9月25日,《春香传》剧组参加了华东戏曲会演,一举囊括了多项大奖,除徐玉兰、王文娟双双获表演一等奖外,导演、剧本、舞台美术、音乐等均获得了相关的奖项。徐玉兰感慨,《春香传》的成功,不仅因为它特有的文化氛围和舞台效果,还是中朝两国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艺术成果。

  岁末,苏联国立莫斯科剧院在北京演出,各地都组织了艺术家前去观摩,徐玉兰也在其中。她先后观看了歌剧《暴风雨》《叶夫根尼·奥涅金》,舞剧《巴黎圣母院》《天鹅湖》以及儿童舞剧《阿伊波利特医生》。她像一块海绵,拼命地吸收感受着歌剧舞剧中那些完美的艺术表现。徐玉兰欣赏舞蹈别出心裁的表达方式:在舞剧《巴黎圣母院》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她完全置身在情境之中,她觉得舞蹈好像在说话,每一个动作都传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她欣赏导演的处理手法:在《叶夫根尼·奥涅金》中,导演并没有一下子就把他的真面目暴露无遗,而是随着故事的推进,一层层地剥去他伪善的外衣,最后真相大白时,才能给观众以极大的震撼。她甚至非常关注对方的换景方式:抢景的时候靠乐池里的灯反射到舞台上,会产生一种彩色的奇幻般的效果,正在大家好奇观望时,灯一亮,景已经换好了。这些学来的东西,以后,都派上了用场。1955年,原华东戏曲研究院改制,成立了上海越剧院,徐玉兰和她的姐妹们成为上海越剧院二团的成员。

  那天,徐玉兰接到通知,她将被借调到一团,与袁雪芬搭档出演《西厢记》,为出访民主德国和苏联做准备。

  这是越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得到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所以越剧院也选调组建了最强的演员阵容,除徐玉兰和袁雪芬的《西厢记》外,还有范瑞娟与傅全香的《梁祝》。

  尽管名气越来越大,社会活动越来越多,但徐玉兰从未陶醉其中。她深知,艺术无止境,学习和积累就无止境,这次与姐妹剧团的合作,就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借鉴机会。在排练过程中,她注意到作曲在设计唱腔时注入了不少昆剧的成分,为了让昆剧的元素能为自己原有的唱腔特色服务,徐玉兰主动向作曲请教,反复沟通、切磋,使昆剧元素与徐派小生的唱腔自然地融为一体。所以在张生的诸多唱段中,既不失洒脱、飘逸之阳刚,又平添了细腻、温婉之韵味,极大地丰富了唱腔的内在意蕴,得到了一团姐妹和有关领导的高度赞赏。

  《西厢记》和《梁祝》同时通过了审查。那天,大家欣喜地发现,周总理就在审查现场,一旁还坐着夏衍和艾青。演出结束后,总理起立鼓掌,对演出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周总理对剧组的全体人员作了言简意赅的指示。他告诉大家,这次出访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使命,在出访演出的同时,要虚心向兄弟国家的艺术家们学习。他还特别强调,越剧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剧种,乐队伴奏一定要带民族乐器,演奏民族音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市场之窗
   第A2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台湾名胜/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人如白玉戏如兰(2)
感谢生命的美意
生死对决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31人如白玉戏如兰(2) 2013-10-22 2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