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宴上的最后一道菜
杨康妮
  杨康妮

  大哥六十多年前从上海震旦大学毕业后,多年来从事外事工作,在陪外宾去高级餐馆吃饭时,他总爱溜到厨房里,去看厨师炒菜,然后回到父母家再来露一手。不过,在缺油少肉的日子里,他怎么能像大厨师那样用油,用肉?可是,他真有办法。

  只见他一大清早就把一张菜单贴在厨房门口——冷盘,热炒,甜食。然后才开始切肉丝、肉片、肉丁,剩下的边边角角他都剁成肉糜。待到油热了,整个公寓都充满着葱香。那些本不上台面的素菜,都组成了盘中五颜六色的图案,而那焦黄的肉丁、肉丝、肉片便成了作为装饰的星星点点。

  在买不到鱼的日子里,大哥的菜单上也会有“烩鱼圆”,他用奶粉拌上土豆粉,再从佐料小瓶子里东舀一勺,西拈一撮,一会儿,他的一个个假鱼丸就下锅了,等它们再出现在饭桌上时,已俨然是一个个孵在番茄、菠菜上的白玉圆子。有时见他又煮土豆,又切胡萝卜,旁边几个小碗里还泡着不知从哪里抓来的几种干菜,可等菜做好时,他则大声宣布他上的菜是“螃蟹糊”,而我们也尽力配合,用力想象,发现这道菜无论是看着,吃着,都像是用螃蟹肉做成的。

  不管有没有月饼,中秋节家宴上总有甜食,十之八九便是“炸羊尾”,那是大哥用砧板上剩下的最后一块肥肉做成的。他先将肥肉切成薄片,中间包上豆沙,再放在鸡蛋面糊里滚一下,然后在油锅中炸,再裹上糖稀,等到糖稀结晶上桌时,这道甜食就像一件晶莹发光的艺术品。我一口咬开它的脆皮,里面的豆沙就化在嘴里了,店里买的月饼哪比得上大哥自制的“炸羊尾”!

  等到每个人都吃饱了,大哥便会从厨房里出来,满脸流着汗,腰上围着的褪色蓝围裙已是油迹斑斑。带着他那惯有的憨笑,他会一本正经地宣布: “三分钟后上最后一道菜,叫做……”说的菜名总是带着外国味,特别是我们听不懂的法国菜,要不就是吃饱后想想也不舒服的走油肉、红烧蹄髈。听罢,我们都抗议:“不要了!不要了!”“你为什么不早上?” “我们都吃不下了!”

  而大哥,他就会叹气,显得更憨厚,好像为我们感到惋惜,突然,我们都会大笑,意识到他实在也没有什么菜可上了。他的这个伎俩,多年来我们都领教过了,可他年年都要重复表演一番,我们也是年年会随之大笑一场。这撞击在空盘空碗上的笑声,成了大哥为我们上的最后一道菜,一年又一年,它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新年,春节,清明,端午,还有家家团圆的中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目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市场之窗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芳心无歇王祖贤
名词动词读音不同
家宴上的最后一道菜
翡冷翠、白堤火纷和黄永玉
今宵灯谜
邻居爱华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家宴上的最后一道菜 2013-11-12 2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