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有许多偶像团体,都是以打包的形式出现,三四个团员不算多,拍照能挤满整个镜头的也不在少数。对我这种“脸盲症”患者来说,想要辨认他们的脸很有难度。不过,这种组团方式最近被心理学家验证为颇有好处——作为团体中的一人,可能看起来比之前更美丽。
提出这个理论的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两位心理学家。为了验证这一理论,他们找来100多名大学生,做了五组实验,将他们的合照和单独照通过顺序和随机的方式呈现在受试者面前,结果显示,不论照片中是男是女,整体看起来,人在团体中的吸引力分数,会高于独自出现时的分数约2%。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对团体中成员的长相有个平均的印象。有的人可能单独看时不讨喜,但是放到群体之中就没那么显眼了,因为此时人们的注意力可能被平均到每个成员身上而不是特定在某个人身上。这就是美国影片《我如何遇到你的母亲》中曾提过的“拉拉队效应”。
研究了不少朋友在圈子里发布的合照,我发现,“拉拉队效应”与团体人数的多少没有多大关系,任何一个团体,都有类似的现象。一群人出去,通常比一个人要好。对大部分人来说,良好的社会关系是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部分,生活质量和个人魅力值会因社会关系发生改变。而变美丽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当你加入一个朋友圈子后,你的不安和紧张会缓和,微笑会变得自然,身体也会放松。在朋友圈中,你看上去更有吸引力,不仅是因为长相得到了平均化的弥补,更是因为你在团体中更加开心自在。
这个理论给了我们一个理由去参加社交活动或者结伴出去旅游。那些屡次相亲失败的男女,下次相亲活动不妨安排在团体聚会中。当你身处团体时,也许会比独自一人时更容易赢得对方的好感。
其实,这个理论所适用的范围并不只是外表而已,还应包括经历、特长等,在那些无法抱团完成的事件里,比如一对一的面试,不妨展现自身的多重特色、多重经历,也许依旧能发挥出“拉拉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