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也来说说烟屁股
曹 雷
  曹 雷

  前几天看了《新民晚报·夜光杯》上的一篇小文章,说的是在巴黎街头看到地上很多烟屁股,惊异法国抽烟人之多。这让我联想起十多年前在意大利的罗马街头,也看到人行道上、人行道边满地的烟头。当时我也很是惊奇:怎么有那么多人在街上抽烟?忍不住去问导游,导游说:“现在提倡禁烟,任何屋子里都不能抽烟,有顶的地方也不能抽烟,那些烟鬼就只能跑到大街上来抽了。”

  “那么,这么多烟头为什么不扔在附近的垃圾桶里呢?”我问。

  导游说:“烟头是不允许扔在垃圾桶里的。如果烟头没完全熄灭,很容易引起火灾呀!”

  我想,那倒也是。跑到街上来抽,二手烟容易被风吹散,总比躲在屋里让烟雾害人好。

  去年,我又一次到罗马,发现街上干净多了,而人行道边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半人高的垃圾桶似的小架子。顶上是个金属圆盖,下面离圆盖半尺距离有个金属圆盘,里面盛着水,那就是专为行人扔烟头而设的。

  不管怎么说,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烟头只在街上看得见,室内是没有人抽烟的!美国也是。纽约的冬天相当冷,但我不止一次看见那些办公大楼下,有人跑出来躲在墙角背风处,哆哆嗦嗦地在抽烟,肯定是熬不过烟瘾了。可天再冷,他们也不会在大楼里面抽。

  回头看看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禁烟的口号也提了很久了,可是街上烟头不少,屋里更多!办公室里,大楼里,有多少是完全禁烟的?最多在室内走廊什么地方挂个“吸烟处”的牌子,也不会有多少烟民自觉地去那地方抽烟。能设个“无烟区”的饭馆算好的,但是烟雾照样从屋里那些允许吸烟的地方飘过来。出租车里贴着禁烟的标牌,有的抽烟者就像没看见一样照抽不误,拼命为已够污浊的空气添雾加霾。

  苦的是不抽烟的百姓,对二手烟无处可躲,熏出病来只能自认倒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目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阳光天地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市场之窗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从“民国铁路”的神话说起
从巴比松派到熏拉丝
在一起更美丽
深化改革,领导干部是关键
捐献难
也来说说烟屁股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也来说说烟屁股 2013-11-19 2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