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大王”发威,连平日里的“衣食父母”也不放过。上海动物园的饲养员,生生地被咬死,血淋淋触目惊心。
一直喜欢老虎。不怒自威,霸气外露。动物园里的老虎,活动空间不大,打着哈欠,挪着小步,只有天生骇人的面庞和偶尔的仰天长啸,让人记起它的暴脾气和烈性子。老友的叔叔在动物园养老虎。小老虎出生的时候,还曾结伴去搂一搂,抱一抱,有照为证。虎崽子虽小,已有了利齿与尖甲,眼神也没有多少温存,天性如此。心中到底有些吓丝丝,被再三鼓励后才把小生命托在掌中。饲养员说,陌生人逗弄小老虎,不能被虎妈妈看到,否则母老虎是会发作的。
后来去了南非,在比勒陀利亚的动物园里看到的虎山,很是壮观。山有些陡,却高,足有一两百米。蓝天、白云、灌木,他国风貌,虽还是圈养,却有一番豁然开朗。距离约翰内斯堡约600公里,是著名的老虎谷。这里是老虎的野化基地。著名的中国华南虎,也被送到此地,重新学习在自然状态下的野外生存能力。从野兔、珍珠鸡等小型动物,到非洲羚羊等大中型食草动物,老虎们学会了迂回包抄等捕食技巧。也就是说,回到野生的环境中,它们已经能依靠本性,融入动物社会。
历史上让人记忆深刻的杀戮一刻之一,是日本的“虎,虎,虎”。珍珠港事件,美军虽拦截了日军的通讯,却把这重要消息抛到脑后,甚至对雷达上的警讯也视而不见。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美军损失惨重,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偷袭得手后,日军战机发回密电——“虎!虎!虎!”在日本,人们相信老虎是一种能平安从千里征途中归来的神奇动物。
当动物被驯化,并越来越多地成为人类的朋友与玩物时,我们便很快忘记它们兽性的一面。搔首弄姿,摇尾乞怜,家庭成员般的亲密关系已经养成。直到流血事件的出现,野性的呼唤揭开尘封的记忆。痛,才是最真实的警示。上海动物园表态,咬死人的老虎不会安乐死。你不能和动物计较杀人罪。往后,还会去看老虎。只是不敢忘记,不同物种,不同特性。看似温柔的老虎,也会张开血盆大口置人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