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康复/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亮胆胰晚期癌生存希望
柏豫
  胆胰外科是普外科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众多疑难杂症、临床研究重点和难点在此汇聚,学科专业性更强并向纵深发展,这些都对医生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正式建科,标志着仁济胆胰外科学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站上了新的起跑线。仁济医院胆胰外科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医疗团队,雄厚的临床实力,完善的科研体系。

  胆胰外科的学术带头人王坚教授介绍,胆胰外科面对的疾病主要有,晚期胆囊癌、肝门胆管癌、胆管损伤与狭窄、胆胰肠结合部疾病、肝内外胆管结石、门脉高压合并胆道疾病、胆道急性感染等。这些病症的共性特点,不是极其凶险就是高度恶性,保守治疗仅停留于对症处理,手术几乎是挽救病人仅存的希望。但是以往的手术方案限于技术能力和传统观念不得不止步于姑息性手术来缓解症状,或者“打开后发现无力回天只好合起来”。

  王坚教授指出,随着手术技术的革新与突破,“晚期转移癌丧失手术机会”观点的逆转,胆胰外科目前能成熟开展各种胆胰超大型手术和复杂手术,包括肝右三叶切除、半肝联合尾状叶切除、联合半肝切除的肝门胆管癌标准根治术、胆囊癌扩大根治术(联合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胰腺节段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术、解剖肠系膜上动脉的胰颈部肿瘤切除术以及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肿瘤切除术等。胆胰肿瘤根治性切除率、胆胰肠结合部损伤治疗存活率、中晚期胆胰肿瘤生存期和门脉高压症合并腹部疾病的治愈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重症胆道感染治疗存活率达95%以上。同时胆胰外科拥有国内一流的胆道微创技术,能熟练运用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对肝外胆道结石进行微创治疗,成功率在90%以上,能施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PTC)、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和经窦道胆道介入治疗,每年完成胆道微创治疗1500例,并开展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脾切除和肝部分切除等。

  除了“晚期转移癌可以视病人个体情况分期手术”以外,王坚教授表示,“切除是否彻底”不再是衡量外科医生业务水平的唯一标杆。如何运用放疗、介入、影像等多学科协作的力量来优化手术方案,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如何通过切除来保留病人自己有用的脏器功能,帮助病人恢复良好的循环与代谢;如何利用治疗时间窗采取解除黄疸的手术,来延长无法手术切除的肝外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期;如何通过经皮肝穿刺治疗(PTC)及内镜下放置支架,继而缓解黄疸引起的皮肤瘙痒,并改善肝功能,这些都需要医生迫切转变理念和勇于探索实践。王坚教授认为,外科医生不能孤军奋战,胆胰疾病的成功诊治离不开多学科紧密配合的团队协作。

  无论手术技术多么高明,学科综合实力如何强大,胆胰疾病还是要争取早发现早诊治,从而减少手术风险,降低手术难度,好转和痊愈的机会才能更大些。王坚教授提醒,患有胆结石和胆囊息肉者,尤其是长期患病者,至少一年做一次B超筛查,以期尽早发现胆道内病灶。若胆囊息肉病变小于1厘米、息肉多发、B超检查未见明显增大,则需每6个月B超复查一次。现已发现,40岁以上、有胆胰疾病家族史的肥胖女性,是与胆道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高危人群。柏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专版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养生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8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焦点赛事/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时尚先锋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点亮胆胰晚期癌生存希望
绿色通道为心衰患者开启
成人肺炎球菌疫苗问与答
广告
新民晚报康复/康健园B04点亮胆胰晚期癌生存希望 2013-12-23 2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