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昔日花木兰替父从军,一副女扮男装,端的是威风凛凛,令后世称道。不过纵然是撑起半边天,在传统文化语境的解读中,女性的身份定位依然难以超出男权社会这个话语体系的范畴,直到女汉子出现为止。
几乎是一夜之间,我们的身边突然多出了好多女汉子。她们外有女儿身,内有爷们心。看上去弱不禁风,干起活来与男人难分高下。女汉子们如同一个新奇的物种,从女人堆里冒出,又介入到男人的传统优势领域。她们兼有女性的温柔、谦逊和善良,又不乏男性的刚强、果敢和大气。她们颠覆了“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传统,她们让生活互助小组变得没有意义。
且慢夸赞,女汉子们要哭了:若非情势所迫,谁稀罕如此?在这个日趋平等的两性社会里,男性精神的日渐式微和担当精神的缺失将越来越多的社会与家庭责任推向了女性。在这个时代里,雄性精神的日趋荒漠化在不知不觉中将一部分女性推上了男人的位置,于是她们不得不让自己看上去更像一个汉子。
正因为如此,女汉子现象也催人深思:女汉子的出现究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还是历史轨迹的一个小小分叉?当漫长的男权社会遭遇到危机时,我们是该奋力地“拯救”,还是坦然地接受?因此,我们要把女汉子列为标本,透过她们来重新审视这个时代的两性定位。
真假女汉子诊断书
在这个网络名词烂大街的时代,女汉子其实早已让无数网民耳熟能详,烂熟于心了,但绝大多数人都难以对它有个准确清晰的定义。那什么是女汉子?在正式定义前,我们首先请诸位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具备以下行为:
矿泉水瓶拧不开,会使劲而不是求助他人;天气好热,在家里直接“裸奔”;这个月大姨妈又没准时来,不禁感慨做女人好麻烦;卧槽,团购又有折扣了,上网时一不小心就会爆粗口;饮水机没水了,自己拎桶换;今晚团战啊,撸啊撸走起,跟着一群汉子打英雄联盟;时间太晚了,不洗脸了,睡觉!即便是夏天,即便是没有空调,也要吃火锅;薯片吃到底了,一口气把剩下的渣渣全部倒进嘴里;化妆太麻烦,自拍真矫情……
如果以上行为你满足三个,那么恭喜你,你就是普罗大众心目中的女汉子。
事实上女汉子的称谓早已有之,随着女性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度和愈来愈重要的存在意义,我们的女性朋友已经不再仅仅是撑起半边天,她们开始从传统女性领域中挣脱出来,不断渗入到男性主导的行业之中,并做得风生水起,女司机、女经理、女医生、女总统,这种大有“全面抢班夺权”的架势让男权主义者们不禁惊呼:女汉子们来了!
女汉子的正式命名要归功于主持人李艾在微博上发起的“女汉子自我修养”运动。这场运动明确将不会撒娇、性格大大咧咧、不会化妆、异性缘好、出口成脏、手大脚大力气大、游戏智商甚高的女性归类为女汉子。当然,为了严格区分女汉子和一般软妹子,该运动特别注明:女汉子一般没有男朋友。
由于女汉子作为一种新物种出现在人类世界,所以有人把女汉子归类为除男人女人之外的第三类人群,为此,有好事者还专门为女汉子们取了一个生动形象的英文名:wo-man。顾名思义,就是把女人的英文woman拆解成wo+man,一言以蔽之:从外形和生理构造上女汉子具备woman的特征,但一条横杠则暗示女汉子还具有man的特点。这一下子就让人凌乱了。身为女儿身,心有男儿心,这不性别错乱了?似乎这样解释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就像一个外来物种在新的栖息环境下会发生变异一样,女汉子本身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变异体。
从传统角度来看,出父家,入夫家,相夫教子,温良淑德,这些个传统标签虽然已经不再能像裹小脚一样禁锢我们新时代的女性,但文化上的裹挟一样深深地烙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心理上。传统文化要求女性在父系氏族文化体系下扮演的配角身份,本身就像行为法则一样对女性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指做出了明确的规范。温柔、善良、纯粹、谦恭甚至必要的示弱都让传统印象中的女性挂上“低眉顺眼”的标签,否则你就是一种异类。
可偏偏这种异类就出现了。如前文所说,新时代的女性在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参与机会后,明显表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架势,你看看课堂上,成绩好的女孩子一把又一把,再看看办公室里,彪悍的工作狂女汉子更是一波接一波。这仿佛打开了一个禁锢,让所有人在破除性别差异的前提下平等竞争,谁也不指望谁,谁也不靠着谁,凭个人实力,一下子女人们表现得相当抢眼。
于是,新时代女性标准出来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嘿,这下子,请问还要男人干吗?再于是,女汉子就诞生了。
伪女汉子滚粗
可是,你真的是一个合格的女汉子吗?
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女汉子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就像并非不少女生所想象那样,所谓女神,就是来个lomo相机咔嚓咔嚓,然后滤镜过一遍,配上一段不对题的文字,就可以引来无数男粉丝的围观和点赞。女汉子也绝非那么肤浅的表现就可以混成的,女汉子也需要养成计划。而在养成之前,我们首先要辨别一下伪女汉子。
回到我们前文提到几个外向特征标准。说起这些个标准,不仅是软妹子们,连汉子们都忍不住要吐槽:矿泉水瓶盖拧不开,自己搁那儿拼命较劲——你到底是喝水还是专业拧瓶盖的;天气好热,在家直接裸奔——你就不怕被对面阳台的猥琐男拍下春光照么;每个月都要来大姨妈,好烦——据说来大姨妈是上帝给予每个女人变漂亮的机会,这样的想法还真是无知;卧槽,一上网就忍不住爆粗口——你可以不发嗲,但不代表你可以随便飚脏话,这是教养问题;时间太晚,不洗脸了,睡觉——现在你不要脸,将来脸不要你;化妆太麻烦,自拍真矫情——难怪台湾那个谁说了,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
这个所谓普罗大众的标准还真是够损的,与其说是女汉子标准指南,不如说是女屌丝的自我修养。如果一个人把爆粗、不讲卫生、不爱整洁、不知爱惜自我当做一种自我标榜的由头,那可真是对女汉子这个词的污蔑。换句话来讲,女汉子的鉴别讨论是有前提的:首先你得像个文明人,哪怕这个时代已经有太多不文明的行为存在,但这都不该成为你“久而不闻其臭”的借口。
读书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或是看到让老师和家长头大不已的女同学,她们走非主流路线,她们抽烟,逃课,不爱整洁,她们欺负其他女同学甚至男同学,她们是学校里的大姐头,是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女汉子。然而,没有人喜欢她们,因为她们的离经叛道所创造的存在感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幸好,这些女汉子中的不少人在多年后,开始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变得明媚动人,变得知书达理。而说起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当时还小,不懂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