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受压迫引发尿失禁
来自山东的郭帅出生时就发现腰骶部有个小包块,因无明显异常,所以一直没有治疗。随着年龄增长,肿块越长越大,并出现大小便障碍。两年前,当地医院诊断为脊柱裂伴脊膜膨出、脊髓栓系并椎管内脂肪瘤。然而令一家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进行了椎管内探查减压+终丝切断松解术后,郭帅的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异常,并伴大小便失禁,只能通过留置导尿管排尿。
在一次全国骨科学术会议上,郭帅当时的主治医生聆听了长征医院史建刚教授关于“腰椎脊髓栓系综合征治疗的新手术方法及临床病例报告”后,建议郭帅到上海求治。详细了解郭帅的病情发展过程并仔细阅读了腰骶椎的核磁共振检查后,史建刚教授认为,郭帅的病是腰椎脊髓栓系综合征,第一次终丝切断术没有完全达到脊髓减压的目的。
手术缩短脊柱约20mm
如何才能再次达到“切断”“减压”的目的呢?早在3年前,史教授就开始研究腰椎脊髓栓系综合征。当年在为一例脊柱侧弯合并腰椎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病人设计手术时,史建刚教授大胆提出和实施了“畸形突侧椎间盘切除压缩脊柱”,既矫形又达到椎管轴性缩短脊髓马尾减压的目的,获得了成功。
虽然有了上述经验,但对郭帅的二次手术,史教授仍有顾虑。袁文主任组织全科进行了讨论和评估。在贾连顺教授指导下,治疗组专家们成功为郭帅实施了后路椎体截骨脊柱短缩术,即通过椎间盘切除及椎体部分截骨,将脊柱缩短约20mm。术后郭帅下肢麻木明显缓解,在顺利地拔除导尿管之后,郭帅发现自己可以逐步自行排尿了,久违的笑容又回到了他的脸上。
长征医院脊柱专业组采用这种方法,迄今已治疗20余例腰椎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均获得良好效果,术后患者排尿、下肢畸形及活动均得到较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