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学美术有了这么个“怪圈”:各大院校里的美术专业几乎成了“文化课差生集中营”,谁家孩子成绩差,为了混个大学文凭,大多数家长和孩子都愿意转去学美术补分数。如此而来的美专毕业生,往往懂得绘画技巧,却缺少知识的培养,随之而来的,就是有文化的青年画家越来越少,有品质的作品少了,没品位的东西多了。
诚然,如今正是年轻画家活跃的时代,大张旗鼓举办个人展的也绝不在少数,想方设法到处乱做广告的也比比皆是,可其中有多少是靠作品说话的?往往宣传力度再大,来看展的人也多是朋友或认识的人,最终个人展也不过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私人派对罢了。对于真正想看当代艺术新力量的观众而言,这样的青年画家有品质吗?答案自然显而易见。
没有知识,只有技巧,充其量只能是画师;而有文化则会让有技巧的画师升级为画家。而今天,“画家”两个字显得越发没有含金量,能画两笔的都被捧成“画家”,也就让人越来越不重视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性,所谓画家也就少有品质和品味出众者出现了。艺术创作最不缺的就是技巧,无论是天赋异禀的,还是勤能补拙的,只要不断练习都能达到一定的高峰,我想这就要说到“学”与“术”的关系了,只重“术”不重“学”,正是整个当代艺术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而绘画本身就是现实最真实的一面镜子,时代不断在变,人的思想、审美、价值观不断变化,艺术创作应该走在前头,比别人早一步看清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这种观察力和表现力,没有对社会、文化的熟悉和掌握是无法拥有的。所谓艺术品质,也正是出自这种对社会敏锐毒辣的判断和犀利独到的表达,只有文化的奠基,这种独特与个性化才能称得上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