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更具价值优势
昨天沪港通市场呈现“北热南冷”格局,其中通过沪股通流入上海股市的资金量在下午1时57分达到当日额度上限130亿元,这充分展现出国际投资者对内地股票市场的强大投资需求。不过,与沪股通130亿元额度提前用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收盘,港股通全天南下资金仅17.66亿元,剩余单日额度87.33亿元额度未用,并未出现部分媒体所揣测的入市香港高位接盘的冲动浪潮。
分析原因,有市场人士表示,这或许是因为港股通投资门槛不一所造成,港股通的门槛是50万元人民币,沪股通却没资金限制,所以流入A股的钱更多。当然也有分析认为,是两地投资者结构不同所致,因为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的内地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而投资A股的目前则是对冲基金、也就是机构为多,并且所持资金更多。
市场分析认为,沪港通此次顺利开闸激起了海外投资者对未来投资标的增加及打通更多市场的热切期盼。市场呈现“北热南冷”格局,则表明沪港通将成为海外资金入市内地的又一重要渠道,其投资意愿较之内地资金的出海试水更为强烈,尤其是在欧美普遍经济增长乏力的明显趋势下,中国股市的相对价值洼地就更具长期吸引力,这是吸引境外资金入市的最大诱因。
汇率实际差额很小
对于沪港通开通首日呈现“北热南冷”格局,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参与港股通的买卖汇率差异过大。上证所网站昨天早间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日港币参考汇率买入价0.76710,卖出价0.81450,两者差额达到474个基点,汇率差达到5.8%。意味着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卖港股,进出汇率损失就达到了5.8%。
事实真的如此吗?权威的说法是,上证所公布的是将汇率风险规避冻结后用的参考汇率。汇率结算,是收盘才去完成的,所以盘中显示的亏损,是券商多扣了保证金,防范万一盘中汇率波动风险的,但收盘后还会还给客户的。所以近6%的潜在亏损并不存在,汇率的实际差额非常小。昨天晚间,上证所公布了当天“结算汇兑比率”,买入价为0.79143元,卖出价为0.79017元,与参考汇率相差很大。而昨天下午外汇市场港币兑换人民币的买入价是0.7898,卖出价是0.7899,与沪港通实际的汇率差不多。因而,可以这样说,“北热南冷”的原因,还是A股作为价值洼地更靠谱些。
当然,事实上还是存在一些汇率风险。很简单,那就是港股结算事项T+2,T日买入港股的投资者,T+2日才能完成交收,这中间如果汇率波动比较大的话,就可能影响人民币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