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一周新闻人物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岁李震中:见证中国篮球历史
王蔚
■ 姚明亲切地称呼李震中为“祖师爷”本版图片均为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王蔚

  “心存高远,平生叱咤体坛,师铎震中。恩泽后人,一世倾心沥血,桃李满天。”昨天上午,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我国篮球界泰斗李震中教授举办百岁寿辰庆祝会暨李震中体育教育思想理论研讨会。轮椅上的李老,精神矍铄。 

  一位见证了中国篮球兴衰史的巨匠,一位曾经作为中国篮球队队长带队出征第14届伦敦奥运会篮球赛的传奇人物,一位五次主编全国体育院系《篮球》教材、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篮球条目、参与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体坛学者,李震中有说不完的故事。 

  人称“托塔李天王”

  提起李震中,一些上了年纪的篮球迷可能还都记得,当年在华联队担任中锋队长的“大李”,每次比赛坐镇篮下八面威风的情景。他的中远距离投篮堪称一绝,特别是单手跑跳投篮,只要球一出手,观众席就会响起“嚓!嚓!”声,球果然“嚓”声入网。正因为这样,这位篮球前辈还有一个雅号——“托塔李天王”。 

  1916年4月11日出生于天津市,1936年7月毕业于南京中央国术体育专科学校,1946年任上海交通大学体育讲师,1948年5月入选上海市篮球队,同年6月入选中国篮球队,1954年任上海体院球类教研组主任、副教授,1957年至1959协助苏联专家拉古那维丘斯在上海体院培训篮球研究生,1977年任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系主任、教授,1979被聘为上海师范学院体育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并招收篮球研究生,1958年至1998年期间编写了数十种篮球和手球教材……

  一生结缘篮球的李震中,是在14岁时迷上篮球的。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和同学们一起去篮球场看专业队打球,还主动进球场帮人家捡球。“家里是不支持我打球的,因为每次运动后我妈都得给我洗衣服,而且饭吃得也多,所以家人希望我好好读书。但他们的反对没起到一点作用。每天我天一亮就往外跑,去打球,很晚才回家。”他说。 

  虽然家里贫困且不能提供运动的必需品,但家人也没有强制李震中远离球场。“当时的球队都是自发组织的,没有固定场地,更没有教练。”他说,当时天津中原百货公司附近有一个废旧球场,球架是由一根原木定制而成的,篮筐也会随着篮球的撞击而左右晃动,他就凭借附近照过来的光亮,每天练球到晚上9时多,投篮命中率不断提高,由此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李震中参加球队以后,特别善于发现、模仿其他队员的技术,自己反复琢磨练习,将其化为己有,扬长避短,使得篮球技术水平大为长进。 

  感叹弱国无体育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3月2日,李震中夫妇的第四个孩子李宁出生了。给孩子取名为“宁”,是李震中夫妇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同年4月,李震中被聘为上海交大体育讲师,搬进了一处面积不大的体育器材室内暂时栖身。这是李震中首次担任教师。1948年7月,第14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来自上海的后卫李震中当然入选,并当上队长。

  李震中回忆说,第14届奥运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当时,二战刚结束不久,英国实行食品配给制,各代表团都是自带食品,英方在比赛期间每天为运动员配送一瓶牛奶、两个鸡蛋和四两白糖。而当时的中国尚处于一片荒芜之中,不可能也想不到要重视奥运选手。因此,中国运动员的伙食很差,肉类和鸡蛋无法保证,只有青菜,大米是国内提前海运过去的,早已有了霉味。

  小组比赛采取单循环制,中国队第一场对智利队,智利队身高与中国队相仿,以篮下进攻为主,结果中国队以39:44失利。第二场比赛是对比利时队,比利时队中无高大队员,技术水平一般,结果中国队以36:34险胜。第三场是对菲律宾队,该队身材不高,但速度较快,打法灵活,结果中国队以32:51失利,失去了进入小组前2名的机会。这时的比赛形势是,中国、菲律宾、智利、比利时、韩国在小组赛中都是两胜两负积6分,伊拉克全负。领队和教练告诉队员们,如果对伊拉克能净胜80分以上,中国队可以进入决赛。结果,中国队以125:25狂胜了对手100分。满怀信心地想进入决赛,谁料想,第二天一查,竞赛规程还有一条规则:全部比赛失败的队不计算得分。因伊拉克在小组比赛中未胜一场,中国队狂胜100分居然派不上任何用场。 

  比赛结束后,中国代表团因路费拮据无法及时回国,队员们急得似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是靠了当地华侨出面担保,并通过中国大使馆向英国航空公司垫付了机票,代表团才得以返国。在上海机场,无人前来迎接,选手们相对无言,默默握别。 

  “弱国无体育啊。这也是我们这一代运动员的悲哀。”他说。 

  “祖师爷”桃李芬芳

  昨天的贺寿聚会,姚明等篮坛明星也欣然到场。说起李震中与姚明的关系,还真有一段渊源呢。多年前上海女篮老队员方凤娣曾带着儿子姚明去李震中家探望这位名宿。碰面时,姚明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李老的名字,遗憾的是一直无缘相见,也无缘一见李老在球场上的风采,李老听了可开心了。在这场中国篮坛三代人的喜相逢中,姚明亲切地称李老是自己的“祖师爷”。 

  青年时打篮球,中年时教篮球,老年时写篮球。在中国篮坛,李震中可谓桃李芬芳,培养的学生遍及全国,有的是省市一级的教练,有的是大专院校的教授、院长,有的是体育战线的领导干部。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教育部直接下达任务,上海师范学院的李震中具备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当年可招收篮球专业研究生2名。那一年,全国共有9名篮球研究生招生计划,北京体院7名,上海师范学院2名。这在上海师院引起了轰动。 

  曾投在李震中名下读研究生的蓝燕女士说,当年恩师对自己的栽培仍历历在目:“当初教我时,他已是非常有名的篮球教授,但始终十分低调诚恳,对我们没有一点架子。我们写论文时,他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帮我们推敲修改,并且告诫我们做学问一定要踏实谨慎。在教学上李老师也是不拘一格,不囿传统,他平时还嘱咐我们要学好化学、数学等科目。李老师说,只有培养多种兴趣,通晓各种知识,将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蓝燕回忆说,“当初我到美国创业时,虽然身上只有35美元,但心里却没有紧张过。因为李老师不但教会我许多知识,更传授给我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1992年,李震中荣获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老体育教师”称号。全国共50人获此殊荣,上海市仅两人。 

  祈福家和万事兴

  晚年的李震中居住在上师大新村一间两居室的小屋里。由于前两年的一次意外跌倒,如今这位百岁老人只得卧床不起。照料他的耿阿姨说,李老的大脑就像电脑,好像什么事都记得住。简朴的卧室里,唯有墙上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在述说着主人翁往昔的辉煌与留芳。 

  这些天一直在忙着贺寿活动的上师大体院副书记沈琳,手里有一堆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有关李震中先生的资料,其中有不少是从学校档案馆里借来的。比如那张早已泛黄的民国时期报纸,上面完整地记录了当年中国男篮在奥运会赛场上以125∶25大胜伊拉克队的情形。这些照片、老报纸,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里,曾是李震中最珍爱的私人物品。2006年,作为上师大教授捐赠档案第一人,李震中把他珍藏多年的四百余幅照片捐赠给上师大档案馆。这些珍贵的照片不仅反映了李震中的篮球生涯,更见证了中国篮球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他说:“这些照片、资料放在档案馆里,我更放心。” 

  “李老告诉我们,这些照片和文献资料不仅记录了自己大半生的职业运动生涯,也是中国篮球一个世纪发展历史的真实缩影。”对于老人的信任与托付,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至今仍是感激不已。“老人独自在家,平时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有时候他会写些回忆录和篮球技术方面的文章,需要什么资料或想要补充些什么材料了,就打个电话给档案馆,我们便立刻送上门去。” 

  卧床两年了,除了翻阅身边那些与篮球有关的书籍、杂志,看体育节目便成了李震中的“保留节目”。李老告诉记者,除了足球他没有涉猎过,其他像排球、手球甚至田径,都是他热爱的项目。耿阿姨说,家里的电视机常年锁定在体育频道,但他看不了全场比赛,太紧张激烈的比赛,老人的心脏会受不了。不过,李老自己却说,他现在不太爱看国内的篮球联赛,因为打得好的都是外援,关键的得分球都是传给老外,“这样的比赛没意思”。

  这几天,祝寿的同事、学生、朋友时常挤满了他的小屋。床边挂着一幅耿阿姨为老人亲手做的“寿”字十字绣。不过,老人却让耿阿姨再绣一幅“家和万事兴”。他说,体育的兴盛,其实一点都离不开国和家的和谐与兴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教育专版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烽火周末/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A14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5版:新闻面对面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百岁李震中:见证中国篮球历史
新民晚报一周新闻人物A14百岁李震中:见证中国篮球历史 2015-04-12 2 2015年04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