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的一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从中超的上港,到足协杯的申花,再到青运会的上海青年男女足,上海足球今年的势头喜人,而这一切的背后,说到底拼的是人才,不光是后备人才,还有教练人才——引进高水平的外教固然可以解一时之渴,但只有高水平的本土教练源源不断出现,才是下好上海足球这盘大棋的根本。
让一支俱乐部队的实力迅速增强,可以通过聘请高水平的外教和外援等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而让一座城市的足球力量日益壮大且水平得到根本提升,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教练力量的强大。在足球教练人才方面,上海有优势也有不足:首先,像徐根宝、马良行、成耀东、吴金贵、孙雯等名帅,都致力于上海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这些顶尖教练带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其次,上海足球还是欠缺优秀的基层教练,这也是困扰上海足球发展和提高的一大难题。
要想提高青少年足球水平,必须首先要提高教练水平,希望从专业队退下来的上海球员,多投身于青少年培养这一块。过去20多年,老帅徐根宝在参与职业足球的同时,还为青少年足球后备力量而奔波,并且已经为中国足球培养出一批人才,他为上海足球树立了一个标杆。不过上海足球要想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挺立潮头,要想再次攀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还需要更多的徐根宝出现才行。李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