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嗨!那些“色”友们
赵春华
  文/赵春华

  嘉定老年摄影协会成立于2007年,当时仅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在历经八年之后,现在已有爱好者近百人。除嘉定老年摄影支会外,菊园新区、嘉定镇、新城路街道、安亭、南翔、马陆等地都有老年摄影活动群体。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八十七岁。每月的几次活动中,他们或采风,或交流,或讲授摄影知识,或解读自己拍的照片。摄影采风活动自行组织,自愿参加,费用自理。他们自租大巴,天南海北到处走,最远到云南、贵州、新疆、内蒙古等地;苏浙两省,只要有民俗活动,他们常去采风。不少爱好者成了全囯和省市摄影大展的得奖专业户。这些老伙计彼此戏称为“色”(摄)友。

  其实,我对他们并不很了解,因为我才跟他们出去活动过两次,加起来才七八天时间,有些人的名字还叫不出来,但是,他们已经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 披星戴月为哪般

  第一次是去年深秋时节,银杏叶黄的时候,我随他们去了浙江金华一个叫后树村的小山村拍摄当地沿袭多年的斗牛风俗。十五六个人,租了一辆中巴,几个小时的颠簸跋涉却不歇息,直奔后树村。夕阳西下了,预赛结束了。人散尽,牛群也散去,只有一两头牛在闲闲地啃草,那是离家太远,当天赶不回的参赛者。虽然有些失望,但大家还是拍了些山野之景,熟悉一下周边环境。

  第二天凌晨,我还在梦乡之中就被他们叫醒。居住的那个小镇,连吃早餐的地方也没有,大家顾不上这个就上车赶路了。在路上获悉,一个姓孙的“色”友,知道这里有斗牛,夜里十点多驱车数百公里,几乎整夜没合眼就和我们一起去了。抵达目的地时,太阳刚刚爬上山岗,爬上了树梢,红红着脸。

  斗牛几乎进行了一整天。这帮“色”友们跑前跑后,抓角度,抢镜头。最令我感动的是,有两个“色”友在无路可走的山上“杀”出一条“血路”,在离斗牛场上百米之遥的半山腰上“安营扎寨”,拍摄到了我们在平地上拍摄不到的惊心动魄的情景!

  之后的几天,除了去缙云拍仙都美景外,几乎是随机拍摄,看见四五棵绯红了的枫树点缀了青黛的远山,夕阳西下耕牛缓步走过长长的石桥,暮色苍茫中到安徽一古村落榨油厂人工榨茶油……都会掠起一片欣喜一阵旋风,无一遗漏,揽入相机。

  有一天清晨,太阳还没露脸,他们又把我唤醒。我问拍什么呀?他们说拍晨曦中耕牛过桥的情景。我说:“哪来的耕牛?”他们说昨晚花钱安排好的。我跟着他们来到村口的一条宽宽的山溪旁,只见一个老汉戴着斗笠,穿着棕编的蓑衣,牵着一头水牛,对了,肩上还扛着一具犁,缓缓地走上了长长的石桥。老汉前面是一位村姑,看上去是一对父女欲去晨耕的模样。“色”友们早在桥的那头架起了长枪短炮,在晨光熹微中不停地对焦按快门!一遍不行,再来一遍,那一对父女又重新演绎一遍,如此三遍,才罢休。原来这对父女拿了300元服务费,不能不满足“色”友们的要求。这大概叫摆拍吧。虽作了假,但我知道这些人内心深处还是向往和留恋着农耕生活。

  第二次是今年八月下旬去浙江建德和江苏苏州太湖,二十余人租了一辆大巴士。新市古镇有历史悠久的石桥、极具特色的广福斋茶糕、仙潭老汤面馆里那享誉百年的羊肉面……第二天便转移到苏州太湖畔光福镇去拍摄第十一届苏州太湖开捕节。

  从浙江建德到江苏苏州,虽然不算遥远,却是跨越了两个省界。就为了拍摄那充满神秘色彩的开捕仪式、那千帆竞发的磅礴气势、抢占有利地势……“色”友们凌晨四点半就出发了。回来的路上,大家打开相机,互相观看照片,评点着、切磋着,拍摄的技术就这样逐步提高。

  2 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支队伍里有一位“色”友的夫人,以前老是责怪丈夫不做家务还花不少钱拍照,三年前听说大家又要去云南采风,她也想去看看,临行前去买了一只卡片机,第二天一早随采风团到了元阳梯田,乱拍一气。结果第一次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就很好,在一次摄影展中作了展示,这极大地提高了她的兴趣。她现在成了摄影发烧友,每一次出外采风都不拉下,在实践和交流中提高了技艺,其作品有两幅还在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举办的影赛中两次得奖。

  嘉定区中心医院有位老同志,原有血压血糖血脂“三高”的毛病,经过几年的户外摄影活动,不仅“三高”没了,还变成了拍摄技术、艺术和电脑后期制作的高手,曾在上海市老年摄影分会几百人参加的年会上作了介绍。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跟“色”友们出外拍摄学会了拍摄的技巧,有一年去澳大利亚儿子处探亲,三个月拍了三千多张照片,回来后分门别类编辑排版印了六本摄影集,分别为太太集,孙子集,合家欢,滨诲风光,澳州风情和澳州夜景等,成为永久的美好的记忆,也很有成就感!

  还有一个老人叫薛龙,马陆镇人,我的老乡,他经常骑着两用车到苏州及太仓等地寻找美的风景进行拍摄。有一年,已经八十余岁的他,一个人骑着两用车到外面去拍摄,车行至方泰镇时不小心被一辆小轿车撞倒在地,牙齿撞掉了六颗,住进了医院。一个“色”友去看他,只见他两眼又黑又肿,他还自己调侃道:“我是不是像只大熊猫?”他爱人叫他从此以后不要再出去拍摄了,但他一出院又骑着他的两用车去拍了。他是区工商局的退休干部,退休后前前后后拍了一万多张照片。区工商局为他办过个人摄影图片展,他觉得心满意足极了……

  最令我感动的是一位姓陈的干部,曾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在活动中,我见他痩得完全变了个人似的,就问他:“你是不是老陈?”他笑着回答:“是的。”后来我才知道,他出来活动前在医院里做了一个检查,查出是患了胰腺方面的恶疾,早期,但他却依然参加了这次为期五天的自发采风活动。他不舍得放弃,毅然负疾前行,直到采风结束回到嘉定,直接住进医院进行治疗。

  3 退休仍是“领头羊”

  这些“色”友大多是退休了的干部、企业经营者,还有的是工人甚至是农民。但在拍摄技术层面上,他们是平等的。他们打破了功利的枷锁,只是为了度过有意味的时光,并把美好、美景、美丽定格,让家人、朋友、读者分享。他们嗜“色”成瘾,无可救药,吃得再差住得再简陋,也要把业余摄影进行到底,一年之中多次远足,足迹留在了苏浙甚至福建、广东、贵州、广西的山山水水!

  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叫何根法的老同志。老何退休前是区政协秘书长,喜欢摄影,退休后几乎把精力全扑在了老年摄影方面。前些年,他办班传授摄影技巧和知识,后来一门心思组织协调老年人户外摄影活动。每次活动前,他都要搜查有关资料和信息,安排采风路线和交通工具以及沿途食宿等。他是这些“色”友的领导,朋友,知已,他为这些老年摄影爱好者组织活动进行交流作出了贡献。他说:“我只是做了一点为老年人晚年生活增添乐趣的工作。”他本人有五幅作品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全国性摄影大展中入选或获奖,其中有一幅作品入选了世界华人摄影大赛,十多幅作品在省市一级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大赛中获奖。

  有些即将退休的“色”友,羨慕这群老年“色”友退休后多姿多彩的生活,只要有空,就千方百计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由于这些可爱的老年人用照片为所在街镇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不少街道向他们提供三万到九万元的活动经费以资助开展活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街拍/目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读者俱乐部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08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格言
嗨!那些“色”友们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C01嗨!那些“色”友们 2015-10-25 2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