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徐佑翔,今年52岁。原为国和中学物理老师,1994年借调到杨浦区教育局组织科工作,2002年任副科长,2007年当科长。2012年获“全国组工系统个人嘉奖”。2015年任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组织科长“官儿不大、权力不小”,尽管只是个科级干部,芝麻绿豆官,却掌握着基层干部培养、考核的“大权”。而一板一眼、谨小慎微、不苟言笑,则是他们常给人的印象。
不过,有这么位组织科长,他以自己的热情真诚、公正无私,赢得了局机关和基层单位上上下下的交口称赞,2012年获得了“全国组工系统个人嘉奖”,上海获此荣誉的仅3人。他就是徐佑翔,几个月前,他被任命为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而此前,他在杨浦区教育局组织科工作了整整20年。
关注人的发展
“其实组织科的工作是关注人的发展。”徐佑翔这样解释他自己的工作。他认为,一个好校长、好书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因此,培养、选拔、任用好校级领导,对学校的管理和办学至关重要。平凉路第三小学就是这样,十多年来,在丁利民、郑小燕两任校长的带领下,各方面一步一步提高,从一所位于“穷街”、生源不佳的普通校变成了名校,现在已成为平三小学教育集团核心校。
因此,在干部选拔任用时,徐佑翔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两次推荐”,增强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度。同时,在干部进行岗位交流时,加大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校长与书记之间的交流力度,促进干部从不同岗位经历中拓宽思路、提升管理水平。
推出“一支部一品牌”
怎样把党组织建设和学校的业务工作融合起来?这又是一个徐佑翔经常思考的问题,他发现,可以通过党建联建的方式促进学校提升教学水平。辽阳中学、惠民中学、新大桥中学、控江初级中学、育鹰学校、杨浦初级中学等六所初中属于一个片区,其中有几所学校英语教学比较薄弱。
2012年,六所学校的党支部以英语学科为试点,以辽阳中学为龙头,成立了“六校党建联合体”。随后,六校又设立了多元发展平台:成立校际联合党小组,党员领衔与积极分子组团教研;实行跨校带教,由党员骨干英语教师与青年教师签订带教协议;成立专家指导团,定期邀请专家开展教研指导。
学校的党支部是最基层的党组织,怎样让党支部的工作更有活力和凝聚力?在徐佑翔倡导下,杨浦区教育系统推出了“一支部一品牌”活动。比如针对目前中小学教师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易产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的情况,凤城新村小学党支部开设了“心灵茶坊”,通过欣赏一首歌、一幅画,分享一个故事,对教师开展心理减压。二师附小构筑“四心”工程,让教师用真心来坚守教育信念,用真情来实践教育事业,体验到职业幸福感。
办公室最晚关灯
说起来有人可能不信,在杨浦区教育局,灯关得最晚的办公室竟然是组织科。为什么?因为忙。
就拿提拔一个校长来说,徐佑翔就要去他所在的学校4次:第一次推荐、第二次推荐、第三次考察、第四次宣布。杨浦区是教育大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单位199所,公办学校加民办学校的教师共9000人,其中党员有2700名,共有党组织120个。而组织科连科长在内总共6人。在没有微信的时候,通知下面单位来开一次会,就要打100多个电话!
尽管有有些工作忙碌、琐碎,但徐佑翔从无怨言。对于前来求助的基层干部、群众,他总是笑脸相迎。几年前,有一位原沪东中学退休的老同志前来组织科反映,她的职级由于退休前没有得到认定而影响到了养老金。她的人事关系已在多年前浦东新区成立时划归新区了,时间过去那么久,完全可以让他到浦东新区去解决。但徐佑翔没有把她拒之门外,在下班后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在堆积如山的档案资料里,终于为这位老同志找到了证明材料。之后,这位老同志的养老金有了提高,令她非常感动。
用人把好第一关
徐佑翔最敬佩的人是上海教师的楷模于漪老师。他常用于漪老师最喜欢说的“树魂立根”来激励自己,在他心中,这“魂”就是党性原则,这“根”就是公道正派。
杨浦区教育局党委书记顾登妹这样评价徐佑翔的工作:“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怎样把合适的人选到校长、支部书记的岗位上?组织科是选好人、用好人的第一道关口。”上海三年一轮特级校长的评选中,2012年杨浦区有5位校长当选,今年又有4位,这在全市各区县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区里还涌现出了多位获得全国、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及其他荣誉的优秀教师。这一个个光彩夺目的荣誉背后,也有徐佑翔这位铺路石的默默奉献。
从这个角度来看,徐佑翔等组工干部的工作,其实也在造福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