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这些带大了儿孙的“老货”在微信朋友圈内常常会聊到与儿女生活在一起,因为两代人同住一屋檐下所产生的摩擦,最大的问题是老人要管,儿女怕烦。
也确实,老人喜欢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生活经验挂嘴边老生常谈,当有了儿媳或女婿的进门后,其实,老人就应该留给他们自己的生活空间。比如说,他们原本的生活习惯,该是由他们小夫妻自己来磨合。媳妇早上要提前一小时起来化好妆出门,而这时老人就会在一边嘀咕“少睡会折寿”。“怎么说话的?”媳妇面露愠色。而婆婆说自己是心疼媳妇睡眠少。老人最不喜欢听的是“咄忒”(上海话扔掉),而现在的年轻人,衣服买了不喜欢就“咄忒”,食品过期了,又一声“咄忒”,老人不能忍受他们的浪费,总要数落几下。小辈高高兴兴给他们买好音乐会的票子,还是前排座的,老人不领这份情,一个劲地责备,不会过日子,二千元两张票,我们不会自己家里看电视,家里的沙发比那靠椅舒服多了,还要浪费差头费。网上订购了去境外旅游的机票,老人执意要退掉:“不去,不去,这钱不会给我留着养老”。手机不停地换,老人看着好几个还很新款的手机,“啧,啧,啧,你们到底还想不想好好过日子,这几千元的手机说不要就不要了。”节假日,儿女们想外出换换口味,老人又一个劲地阻拦“家里实惠,我大闸蟹都买好了,出去吃什么海鲜,一桌上千元,浪费!”儿女因为工作,要在电脑上加班,老人会一次次不停地去催促“好睡啦,明天要上班的”。最麻烦的还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老人也要插上一竿子,“已经蛮好了,连周末都还要带出去补这样那样的课,小孩累,又是浪费钱”。矛盾都是这样一点点积累的,老人以为,我们把你们生出来,养大不容易,你们就得听我的,曾经在家里的重要性,现在老了,从生理到心理,其实都有“焦大”情结。
《红楼梦》里“焦大”因为跟过贾府“老太爷”打仗,在战役中“从死人堆里把老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自己喝马尿”,得到过贾府上上下下的关照,身份自然不同。而老年的“焦大”看不惯贾府又一时代的繁华富贵,锦衣玉食,就整天琐碎唠叨,喝酒骂人,最后自己给自己捅了篓子。
话说回来,自己的父母再唠叨,是不至于会被赶出家门的。只是,我们这些“老货”确实也该为儿女想想,生在不同的时代,不能用自己陈旧的老观念在儿女面前不停地干扰他们,儿女有他们的生活,他们也有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上的种种压力,而我们这些老人,都是在庸人自忧,可悲的是自己还不知道自己的固执已经到了不适潮流的年代,怎样扮演好“老货”的角色,我只想说,老了要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