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队里出了点事:单簧管演奏员(姑且称之为单先生)情绪十分反常,平常“屁闲话”多得刹不住车的“话痨”,一下变得沉默寡言了。脸上阴云密布,犹如经过霜打的茄子蔫头耷脑提不起精神来。究其所以然:原来四十多万元的终身积蓄被骗得精光。事情还得从头说起,笔者和单先生所在的管乐队已有十多年历史了,除自娱自乐外还参加一些不计报酬的公益演出。因为都是“耳顺、古稀”之年,经过几十载社会上风霜雨雪的锤炼、摔打,都具有一定的气度和风范。三十多人的队伍里,退休前曾担任处长、科长、厂长、经理、总工等职务的占三分之一,可谓人才济济。这个群体有个共性:在人生“马拉松”的最后冲刺阶段,对钞票已看得很淡了。不论公益演出或其它演出,从不计较报酬的多少,只要社会效果好、观众满意,就是最好的报酬,观众的掌声就是最好的保健品,娱人又悦己、充实又高雅。真可谓“晚霞无限美、黄昏仍出彩。”
社会是个“万花筒”。老人们纯净的境界,在报酬上的客气大度,也会被人当作“福气”来利用。随着乐队的不断充实提高,也引起了嗅觉灵敏的所谓经纪人的关注:隔三岔五地被邀请外出客串演出。服务对象为除正规的企事业单位外,还搀杂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投资理财公司。除市区、郊区外还远赴江浙两省,乐友们感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也挺好。至于报酬嘛,给多给少从不计较,不给也行,权当免费旅游了。不过久而久之毕竟都是明眼人,不计较不等于没有想法,按照行规:中介应拿演出收入的百分之十,可我们的经纪人是反过来拿大头。所以乐友们的情绪由初时的如“枯木逢春”般热情奔放,到后期的如“秋风落叶”般郁闷无奈了。不去当然也可以,不过乐队毕竟是个整体,救场如救火,这是应有的操守。再说高、中、低三个音区,少了人等于跷脚。最让人头痛的是起早,头昏脑涨很不舒服。这只是其次,事情出在所谓的投资公司上:老板在台上说得天花乱坠、乐队帮着吹吹打打把气氛搞得十分热烈(当时不知是骗局)。单先生经不起诱惑,把四十多万元都投进去了,经纪人也是精明反被精明误,投进去了一百多万元,最后结局是竹篮打水血本无归。乐友们在替他们惋惜的同时,也深深自责:因为在无意中成了骗子的“吹鼓手”,无意中在助纣为虐,帮了倒忙。
钞票这个东东有时是“恩人”,可以救人于危难之中;有时是魔鬼,让人泯灭良知、卑劣无耻。钞票是面哈哈镜,可以让人伟岸挺拔,也可以使人猥琐丑陋。其实钞票就是一种工具,它可以惦量出一棵白菜的价值,也可以衡量出人品的贵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