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老三届/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学情
连俊
  我是个落伍的老三届,很早因伤致残回上海。随着社交圈的逐渐萎缩,亲情和友情成了我重要的精神支柱和滋润心灵的甘泉。

  “十一”前夕,我接到40多年前的老同学张菊打来的电话,说在福建工作、落户的穆齐来上海,他想会会老同学。挂掉电话,我的脑海里马上映现出一个英俊潇洒的学生领袖形象。大家都叫他“穆老爷”,因为电影《刘三姐》里有个角色叫穆老爷。他是我们班级的文体委员,是口琴演奏大师石人望的嫡传弟子;小学四年级时成了上海市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的成员,参加了当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的演出。小学毕业参加横渡黄浦江的游泳活动,是当年成功横渡黄浦江的最小的选手。我们班级的文体活动,在他的带领下,搞得丰富多彩、生气勃勃。这辈子我会唱的最长的歌《祖国颂》,也是他教会我的。

  考虑到我行动不便,同学们把聚会的饭店订在我家附近。智者有失,他们没想到包间在二楼,此店没电梯。正当我望楼兴叹时,靳健说我把你背上去。望着年过花甲的老同学,我实在不好意思。他见我犹豫不决,就把外套一脱,叫我也把毛衣脱了,说我们抱团取暖一起上去吧。上楼的脚步有点跌跌撞撞,如果没有同学情,他绝不会拼这个老命。

  甫一坐定,环顾四周,无限感慨,往昔青丝作伴,而今白发重聚,不知应该是拥抱欢笑,还是怆悢伤怀。尤其是“穆老爷”,一头卷发变成了“聪明绝顶”,矫健修长的身材突显“将军肚”。他初中毕业后,做过农民、代课教师,伐过木,学过木匠,最后进钢厂,从炼钢工人做到总经理,最后做自由职业人,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他说,在经历风风雨雨后,回过头来看看学生时代弥足珍贵的纯真,还是觉得亲切、温暖。

  无论个人的经历和境况如何,老同学聚在一起都相谈甚欢。聊聊过去的美好时光,谈谈现在的家长里短,彼此分享幸福,而又互相开导,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抱团取暖。

  连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年终回访:阿拉盘盘这点事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聚焦/文体汇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 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家装专版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海岛快活鸟
想起当年吃寿面
图片新闻
圆梦北大仓
同学情
小启
新民晚报老三届/金色池塘C04同学情 2015-12-27 2 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