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网友们怎么看呢?本报为此推出民调,截至今日10时,共有3864位网友通过新民晚报APP、新民网、新民晚报新民网官方微博等平台参与了调查。
“把最爱的人带在身边,不错呀”
本次调查中,有逾三成(36%)的网友表示“支持,既环保又节约土地”。网友“一条猪飞过”留言:“挺好的,节省殉葬的墓地空间。”网友“qzuser37736”则留言:“把最爱的人带在身边,也不错呀。”网友“Tracey-lee”也表示:“给人一种逝去的生命还在一起的感觉。”
同时,有两成(20%)的网友表示“理解,墓地太贵”。网友“咦被发现了”留言:“我觉得可以……毕竟现在墓地也贵了,做成沙漏告诫后人珍惜时间也可以吧。”网友“5四6柒”则认为:“人,终究不过就是价值几块钱的元素组合体。”
“逝者需要安息,还是入土为安”
但有三成(30%)的网友却表示“难接受,应入土为安”。网友“水瓶座lc”留言:“我觉得死了就该入土为安”。网友“知踪非执中”表示:“逝者需要安息,还得是入土为安。”
“万一丢了,可能会变成一生的遗憾”
同时,有逾一成(14%)的网友质疑“万一戴手上丢了咋办”。网友“九局下半youyi”表示:“有的人可以感觉亲人一直陪在自己身边,也有人觉得比较恐怖,我觉得万一丢了可能会变成一生的遗憾。”网友“niyozon”则调侃道:“放哪里好呢?供着吧,得像模像样的腾个地方,带身上吧,拿先辈把玩也不是个事,埋起来吧,日后又保不齐哪个小子发掘到当宝拿到电视台去鉴宝,难啊。”
从本次调查看,大部分网友对这一新型殡葬方式表示了理解和支持,但也有相当数量网友对这一新殡葬方式非常排斥。殡葬文化不仅仅是对死者骨灰的处置,还关系到生者丧亲后的情感压力处理、亲友彼此亲情关系的维系、对老人知情权的尊重等,因此,引入新型殡葬方式的同时,其实也应建立一套与之相配套的文化礼俗甚至是法律制度,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坦然接受新殡葬方式,并避免产生相关亲友纠纷和心理创伤。
新民网记者 沈小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