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暖意渐浓,各种应季水果接连上市。面对新鲜水果的诱惑,许多平时谈“糖”色变的糖尿病患者内心又开始挣扎起来:得了糖尿病,真的就和一切含“糖”食品无缘了吗?在血糖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可不可以吃点水果解解馋呢?日前,在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第66期上海市社区健康大讲堂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麻静指出,水果中含有大量葡萄糖、果糖,不正确食用可能会快速升高血糖,因此吃水果必须掌握一定时机。她建议可在两餐之间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并从每天摄入的食物热量中扣除相应的部分。
饭后吃柚子
仍会升高血糖
年过六旬的李老伯患上糖尿病已有十年,为了控制血糖,他平时非常注意饮食,甚至这些年来都没有吃过水果。麻静表示,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很忌讳含糖食物,其实这是错误观念,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糖尿病患者们完全可以有选择地吃升糖指数低的水果。
据了解,糖尿病人吃水果的必备前提是血糖基本控制,病情稳定,不会频繁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情况。吃水果的时间也有讲究。麻静说道:“在很多病人看来,柚子升糖指数低,是糖尿病患者的不二选择。但吃了很多饭再吃柚子,血糖还是会升高。”她推荐,可在两餐之间,选择猕猴桃、黄瓜、苦瓜等瓜果,但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人吃水果是有“代价”的,水果不是额外的加餐,需要扣掉部分主食来保证全天摄入能量的平衡。
以一天吃200克水果(一到两个中等大小左右水果)为例,则主食建议减少25克,这样才能保证全天饮食热量平衡。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大前提是水果要少吃。“大量吃可能造成血糖迅速升高,而高血糖持续时间长的话,则会加重胰腺负担。”
木糖醇摄入过多
易伤肠胃
对于糖分,糖尿病患者唯恐避之不及,但上海菜一向偏甜,为了顾及糖尿病人,有些人会使用木糖醇来替代蔗糖,这种方法真的可行吗?
麻静表示,木糖醇作为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也是人体糖类代谢的正常中间体,但摄入过多却容易伤肠胃,易引发腹部不适、胀气、肠鸣和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她建议,糖友应尽量少选加蔗糖的菜肴和甜品。甜味剂可解决糖友嗜好甜味的问题,因其不提供能量,不升高血糖,也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但是仍需少用。最新研究表明,长期或短期使用足量的甜味剂也会升高血糖。
麻静还提醒,糖尿病患者最好别喝粥。“粥含水分多,比米饭和馒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粥熬的时间越长,越黏糊,越好喝,升高餐后血糖就越快。”这是因为粥熬的时间长,大米中的淀粉就部分分解成了短链的碳水化合物,如糊精。而糊精比淀粉更容易消化吸收,在人体内能很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后,可以直接升高血糖浓度,即升高餐后血糖。如果没有及时监测,没有采取相关控糖措施,血糖一直偏高,就容易产生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
此外,无糖食品听上去很美,事实上,虽然无糖食品不含有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但是其他成分如面粉、油、糊精依然会导致热量超标。因此,糖尿病患者吃“无糖食品”也要注意控制数量,否则血糖很可能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