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中医称为“不寐”,突出表现为睡眠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从而造成痛苦,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失眠的病因病机涉及脏腑、气血、阴阳等方面。阴阳失调,肝失疏泄,营卫不和,心失所主,均可因影响人体气机、血脉、阴阳的正常循行,从而出现寤寐规律失常而致失眠。
人以气血为本,治病必求于本。在失眠演变的过程当中,气血失调是导致其发生、发展的最基本病机。而肝对于气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肝主疏泄,主藏血,为气血运行之枢机。肝禀少阳春生之气,其疏布之性,可敷布阳和之气以运行全身。肝对于血的调节如唐容川《血证论》所说“肝主藏血焉,至其所以能藏之故,则以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流畅”。许多长期失眠的人被认为是紧张过度和带有抱怨情绪,他们十分敏感且不易松弛,或者思虑过度,或者由于激烈的心理冲突导致过于兴奋。
《素问》有云:“百病皆生于气。” 《丹溪心法》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情志致病可引起五脏气机失调,其中以肝气表现最为突出。肝主疏泄,可调节情志,协调气血运行。肝在生理上与心母子相生,与胆互为表里,与脾胃相助为理,与肾同源互生。心主血,肝藏血,肝木与心火乃母子相生的关系,且心主神,肝藏魂,心肝血气充盛则心神得养,肝魂安藏。若肝血不足或肝失调达,不仅肝魂不能安藏,而且母病及子,即可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而失眠。
失眠可分血虚肝旺、阴虚阳亢、肝肾阴肾肝胃不和心脾两虚等。血虚肝旺者,可用酸枣仁汤加减。阴虚阳亢者,用杞菊地黄汤、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肝肾阴虚者,可用复方首乌丸。心胆气虚者,用安神定志丸加减。肝胃不和者,可用四逆散和半夏秫米汤、保和丸。心脾血虚者,可用归脾汤。心脾肾阳虚,可用养心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减。
临证之时我们应先辨识患者素体特征,通过分析病人的体质特征、疾病诱发及加重的原因,从而采用最佳治疗方案。肝郁者可选用柴胡、香附、枳壳、木香、青皮、苏梗之类疏肝理气解郁,亦可选用厚朴、郁金、合欢花、绿萼梅、生麦芽等轻舒柔和之品。疏肝与柔肝并用,可配以枸杞子、杭白芍等。肝旺者可选用龙胆草、黄芩、栀子、生龙骨、生牡蛎、钩藤、羚羊角粉等清镇潜降之品。
对于失眠的治疗,我们强调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以安神镇静之品。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在失眠治疗中亦有重要作用。用调和心肝之法,使气血和顺,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得以恢复正常,睡眠质量得以改善。(作者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医科主任)